屏幕背后,那些为动画技术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和事,都值得被认真记录。

#2 从科学走向艺术(前5-19世纪)

光学、机械、材料、幻灯、暗箱、幻灯动画

动画技术是在众多文明的积累和汇聚下孕育的,
它的诞生既有偶然,也是必然,它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共进。

19世纪,经常被认为是动画诞生的时间,但笔者并不认同此说法,这只是动画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电影动画诞生的时间,而非动画。在这之前,人类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捕捉、记录、解构、再现动态影像。动画技术的发展与人类整体文明演进环环紧扣,在光学、机械、材料、艺术、生产力等重要技术都还未发展到一个合适动画成长的环境之前,动画的探索零碎而缓慢,虽未够明显,但并不是不存在。

人类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同样始于天生的好奇之心。它的发展是一个庞大体系,本章以19世纪末电影动画的诞生为追溯节点,探讨那些对动画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科技文明。这将有助于解析为何动画意识起源久远,动画技术的探索脚步却缓慢而零碎,直到19世纪初才得以快速发展。

#2.1 幻灯之前的科技积累
The 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Before Magic Lantern

  • #2.1.1 古代文明积累

    史前时代 前5-前3世纪 古希腊文明圈: 撇开无文字记录的透镜推测,已知最早关于透镜的确凿记载,是公元前424年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约前446—前385)的戏剧《云》中提到的“燃烧玻璃”。约公元…

    进入该章节 →

  • #2.1.2 现代光学启蒙

    11世纪 11世纪初,被誉为“现代光学之父”的阿拉伯科学家伊本·海什木(965-1040)指出光是由太阳等发光物体发出,物体因反射了光线,再进入眼睛从而被看到,即视觉入射理论;对球面镜和柱面镜的正投影…

    进入该章节 →

  • #2.1.3 从秘密的魔法到公开的新技术

    15世纪 15世纪前叶: 约15世纪后期: 16世纪 平面玻璃板制作技术得以完善,实用的玻璃镜开始出现。玻璃镀锡技术开始用于镜子生产,均匀、高反光率的玻璃镀锡在威尼斯盛产,价格极度昂贵。后有法国工厂盗…

    进入该章节 →

17世纪中叶,
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探究与积累终于带来“幻灯”,
不仅催生了幻灯动画,也是摄影和电影的重要一步。

#2.2 暗箱的投影和摄影

  • #2.2.1 从魔法灯笼到投影设备(17-19世纪)

    幻灯是动画和电影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虽不是最早的动画投影设备,但它带来了最早的使用镜头投影的、可“换片”的动画。 幻灯机是在暗箱和小孔成像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诞生于17世纪中叶,通常用于教育和娱乐…

    进入该章节 →

  • #2.2.2 从人工摄影到自动摄影

    人类对光学的探索带来了暗箱,暗箱在机械、材料、数学和能源的协助下成为了幻灯机,虽然幻灯也已经带来了幻灯动画,但它还不足以体现动画的魅力。历史告诉我们,电影技术将把动画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但在这之前,还…

    进入该章节 →

与此同时,
一场关于“光学欺骗”的研究
即将带来基于序列图“似动”的动画。

#2.3 幻灯时代的各种动画

从在静态的画像添加动感,到创作真实会动的画,从人手舞弄可动木偶,到自己会动的机械动画,在幻灯诞生之前,人们已经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记录和再现生命的活力。17世纪,更多发明家关注到艺术与技术结合所带来的丰厚收益,他们积极地把新生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大众娱乐,于是,在幻灯投影技术娱乐化的过程中,人们把以往实验中成功的经验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更复杂的、更具戏剧性的机械动画。

  • #2.3.01 机械幻灯片、多镜头融合幻灯动画

    #2.3.01 机械幻灯片、多镜头融合幻灯动画

    17世纪 幻灯从一开始便具有动画的意识。 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1601-1680)在他的隐写镜系统中便建议从镜子表面投影活的昆虫和皮影木偶作为表演戏剧性的场景。 惠更斯(Ch…

    进入该章节 →

  • #2.3.02 视觉乐器

    #2.3.02 视觉乐器

    视觉乐器泛指那些通过特殊的机械设备,使颜色与音乐按照某种方式对应呈现,从而创造出一种特别的、实时的视觉音乐动画。其早期发展基本上都以琴键类乐器的联动控制为主,和幻灯机一样,依赖光源、机械和材料等技术的…

    进入该章节 →

  • #2.3.03 机械剧院和全景画剧院

    #2.3.03 机械剧院和全景画剧院

    机械剧院、全景画(panorama)和全景画剧院相继诞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这正是电影时代正式揭幕的前半个世纪,也注定了它们神秘又短暂得生命线…… 18世纪 1781: 1787: 1792: 1…

    进入该章节 →

  • #2.3.04 幻影秀(Phantasmagoria)

    #2.3.04 幻影秀(Phantasmagoria)

    18世纪末,出现了一种以恐怖、鬼怪为主题,被称为“幻影秀”(Phantasmagoria)表演。 发明家罗伯逊(Robertson,Étienne-Gaspard Robert,1763-1837)是…

    进入该章节 →

  • #2.3.05 锦影绘、写生绘

    #2.3.05 锦影绘、写生绘

    18世纪后期,一种被称为“錦影絵”(江户地区叫法),和“写し絵”(上方地区叫法)的幻灯动画表演开始流行,由多位幻灯表演者手持特意改进的被称为“風呂”的轻便幻灯机,在和纸制作的屏幕背后同时进行投影,结合…

    进入该章节 →

  • #2.3.06 万花筒

    #2.3.06 万花筒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动画玩具,从底端小孔观看时可看到随机变化的对称图案,如万花盛放且一去难返,让人沉醉流连。它基于镜子的重复反射现象,主要材料玻璃、平面镜、凹透镜和管子等都是出现了很久的材料,但在18世纪…

    进入该章节 →

  • #2.3.07 透景画剧院

    #2.3.07 透景画剧院

    在18世纪流行的“光学视图”中,有一种表现日夜变换动画的特殊类型,通过镂空需要透光的部分,在后面贴上一种可在光照下反光的特殊材料,是后来透景画剧院和类似变色画玩具的前身。 1822: 1839: 虽然…

    进入该章节 →

  • #2.3.08 佩珀幻象

    #2.3.08 佩珀幻象

    “佩珀幻象”是一种特殊投影方式,通过玻璃镜折射藏于舞台下方的影像,让观众以为幽灵和真人演员一起在舞台上的表演,以英国科学家约翰·佩珀为名,但该发明还有其他贡献者。 1658: 1847: 1852: …

    进入该章节 →

  • #2.3.09 机械自动画

    #2.3.09 机械自动画

    机械自动画可被理解为机械皮影、自动机、机械剧院和可动书的综合体,具体发明者无考,多数通过发条驱动,由复杂的杠杆、齿轮等机械机构控制多个分层画片自动运动,以表现旋转的风车、前进的火车、跳舞的小丑、砍柴的…

    进入该章节 →

  • #2.3.10 纸芝居

    #2.3.10 纸芝居

    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出现一种被称为“纸芝居”(紙芝居( かみしばい ) ,Kamishibai)的街头表演,它可能是皮影戏和窥视秀的变体,也可能源于日本绘卷解说活动。 早期的纸芝居也被称…

    进入该章节 →

总之,动画技术,
一直致力于与各种新诞生的人类文明融合,
之前如此,之后也如此。

anianima.com

做动画的·马

版权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