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背后,每一位推动着动画技术发展的人,都值得被认真记录。

2025年03月的文章

#3.1.1 车轮效应引起的思考-anianima.com

#3.1.1 车轮效应引起的思考

视觉暂留现象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已被发现,而频闪效应是基于视觉暂留现象的进一步研究,但它们的现代科学理论构建都发生在19世纪初,由于时间和一些内容上的重合,经常被混为一谈,尤其在讨论电影动画的运动感知时,大多只提及视觉暂留,忽略了频闪效应。 ...

赞(2)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133)
#2.3.7 纸芝居-anianima.com

#2.3.7 纸芝居

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出现一种被称为“紙芝居”( かみしばい ,Kamishibai)的街头表演,它是皮影戏和窥视秀的融合变体,也可能源于日本绘卷解说活动。 立绘纸芝居 早期的纸芝居也被称为“立绘纸芝居”,角色被逐一画在纸牌上,...

赞(4)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289)
#2.3.6 万花筒-anianima.com

#2.3.6 万花筒

万花筒(Kaleidoscope)是一种光学动画玩具,从底端小孔观看时可看到随机变化的对称图案,如万花盛放且一去难返,让人沉醉流连。它基于镜子的重复反射现象,主要材料玻璃、平面镜、凹透镜和管子等都是出现了很久的材料,但在18世纪之前,尚未发...

赞(4)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275)
#2.3.2 视觉乐器(18-19世纪),致敬电影动画诞生之前的,那一系列“滑稽”的梦想-anianima.com

#2.3.2 视觉乐器(18-19世纪),致敬电影动画诞生之前的,那一系列“滑稽”的梦想

视觉乐器泛指那些通过特殊的机械设备,使颜色与音乐按照某种方式对应呈现,从而创造出一种特别的、实时的视觉音乐动画。 其早期发展基本上都以琴键类乐器的联动控制为主,和幻灯机一样,依赖光源、机械和材料等技术的发展。 18世纪 尽管在视觉乐器在理论...

赞(2)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123)
#2.2.2 从人工摄影到自动摄影(before 1839)-anianima.com

#2.2.2 从人工摄影到自动摄影(before 1839)

人类对光学的探索带来了暗箱,暗箱在机械、材料、数学和能源的协助下成为了幻灯机,虽然幻灯也已经带来了幻灯动画,但它还不足以体现动画的魅力。历史告诉我们,电影技术将把动画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但在这之前,还有一段较长的路。 17-19世纪,电影动...

赞(2)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139)
#2.2.1 从魔法灯笼到投影设备(1600s-1830s)-anianima.com

#2.2.1 从魔法灯笼到投影设备(1600s-1830s)

幻灯是动画和电影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虽不是最早的动画投影设备,但它带来了最早使用镜头投影的、可“换片”的动画。 幻灯机是在暗箱和小孔成像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诞生于17世纪中叶,通常用于教育和娱乐目的,主要构件包括主体机身、光学透镜、光源...

赞(2)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263)
#2.1.2 从秘密的魔法到公开的新科技(11-17世纪中)-anianima.com

#2.1.2 从秘密的魔法到公开的新科技(11-17世纪中)

11世纪,人类对于光学的研究开始进入“现代”阶段,各种利用光学现象的秘密“把戏”逐渐被揭开神秘面纱,当光线被赋予几何的秩序,先驱学者们终于看到了自然法则的精密齿轮,这场静默的革命,让光的轨迹从神谕的隐喻化作可丈量的诗行,为后世铺就了一条用理...

赞(3)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114)
#2.1.1 古代文明积累(before 11世纪)-anianima.com

#2.1.1 古代文明积累(before 11世纪)

电影机的前身是幻灯机,而幻灯机的诞生又依赖于多项人类科技文明的积累:如小孔成像、暗箱投影、反光镜、透光镜、制作技艺、研磨技术、人造光源等等……它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Before 前5世纪 前5世纪-前3世纪 前4-3世纪,中国恰逢思想和文...

赞(2)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147)
#1.3.4 可动书里的直接动画-anianima.com

#1.3.4 可动书里的直接动画

可动书的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它们不仅是可动的画,也是一种早期的交互式动画。 13世纪 翻盖、多层、转盘书(Volvelle, wheel chart) 在18世纪之前,可动书多数应用在自然、医学等学术主题,通过翻盖、分层和转盘等可动结构,...

赞(2)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238)
#1.3.3 稀有秀,小盒子里的动画-anianima.com

#1.3.3 稀有秀,小盒子里的动画

稀有秀(Raree show),也称窥视秀(peep show),是一种通过一个小孔或放大镜观看图片或物体(或两者结合),通常由流动表演者提供的街头流行娱乐形式。 15世纪 18世纪 在20世纪之前,窥视秀是人们最喜欢的大众娱乐之一。20世...

赞(2)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90)
#1.3.2 皮影、手影、人影戏-anianima.com

#1.3.2 皮影、手影、人影戏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是一个难以考证的问题,它在多个古老的文化中都有记录,但基本集中在亚洲。需要说明的是,皮影戏因符合可动关节、可被操控、可用于角色扮演表演等特征,也被归类为木偶的一种。 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还有影子戏、灯影戏、活灯影、阳窗纸影...

赞(2)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173)
#1.3.1 走马灯-anianima.com

#1.3.1 走马灯

走马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古代,利用烛火的热气带动叶轮旋转的灯笼,而烛光同时把灯笼内部的纸偶、绘画或任何合适的小物件,投影在外部的薄纸,或室内墙壁上,便投影出了“动画”,成为 前3世纪 7-10世纪 10世纪 宋代终于明确出现关于走马灯的记录。...

赞(2)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226)
#1.1.5 被当作动画子集的漫画-anianima.com

#1.1.5 被当作动画子集的漫画

漫画和动画本来不存在从属关系,但现代漫画却经常被当作动画片的子集。“动漫”“二次元”“宅文化”“ACG”等概念把动画和漫画牢牢地捆绑在一起,甚至以“国漫”来统称中国漫画和动画。事实上,漫画早已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圈中独立地发展着,在技术和风...

赞(2)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115)
可以“投影”的“透光鉴”-anianima.com

可以“投影”的“透光鉴”

中国汉代(前202年-220年)出现了一种可以“投影”的“透光鉴”(透光镜),当作为照影镜子使用时,与普通青铜镜无异,但当强光打在镜面上时,其反射出的光斑就会呈现出与镜背面的图案,好像光“透过”了铜镜,把背面的图案反射出来。经过现代科学研究...

赞(3)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79)
从天然镜到人造镜(before前5世纪)-anianima.com

从天然镜到人造镜(before前5世纪)

反光镜和透镜,也许是动画技术发展史中最容易被忽略重要功臣,是光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组件,在光学设备中默默地传送着动画影像。 无考年代 前6000-年左右 前3600年左右 前30世纪 约前2620-2325年 前20世纪 前1600年 前11世...

赞(4)ANIANIMAANIANIMA动画的故事 阅读(102)

anianima.com

一个执着关注和记录动画技术发展史的网站

版权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