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 2025-04-16 16:17 更新,本站内容基于《屏幕背后——那些被遗忘的动画技术发展史》一书制作,目前正在搬运文字内容,图片内容稍后补更,搬运完成后将启动新内容增补,期间内容变动可能频繁,请谅解并耐心等待!
随着1960年代欧美迷幻文化运动兴起,一种被称为“液体灯光秀”(Liquid Light Shows)的活动在大西洋两岸流行起来,成为迷幻摇滚音乐会(如吉米·亨德里克斯、感恩至死乐队)的标志性视觉元素。
- 通过投影机,把彩色水油混合液的随机流淌、震动、蒸发、混合等效果投射到舞台环境中,创造一种迷幻的光影视觉效果。
- 也会投影一些手绘或预录的迷幻图案动画,旋转镜子与光线折射生成抽象光斑,引入机械幻灯片时代的旋转色盘等古董技术,使用频闪灯实现“瞬移”特效。
- 早期通过艺术家现场手动控制,实现与音乐的实时交互效果。
- 当时这种灯光秀中普遍使用一种为永久性记号笔开发的墨水,颜色非常鲜艳,但操作员的手也几乎会被永久地染色。
- 美国的液体灯光秀一般比较大型,经常会使用到数十台投影仪,使用大型玻璃钟罩放置彩色液体。
- 英国的演出一般比较小型,使用夹层玻璃放置彩色液体。
实体液体流动的不可预测性使每场表演独一无二,无法通过数字技术完全复刻。
马克·鲁宾斯坦、比尔·哈姆等是60年代液体灯光秀的代表人物,这些灯光秀很快便开始和计算机动画技术结合。
NYIT实验室将液体灯光的随机算法转化为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用于AR/VR场景。
“液体灯光秀”以液体介质的物理特性与光学操控技术为核心,其历史价值在于将迷幻文化视觉化,而当代技术则通过数字化手段拓展了其应用场景。这一艺术形式揭示了模拟技术与数字算法的共生关系,为沉浸式体验设计提供了独特灵感。

图片来源:kollektive Wahrnehmung © CC-BY-SA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