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omputer Animation: Transformation in Commercial Exploration

1975:

动画短片《水的种子》(水のたね,The Water Seed,1975)

  • 岡本忠成制作的剪纸动画+手绘动画
  • 岡本冲绳世博会展出的版本由多台电影投影仪和幻灯机(包括计算机控制的小型幻灯机)合作,投影在圆顶屏幕上,但现存版本是后来重新调整的单机版,当时效果已无法知晓。
  • 此外,该片使用了一种被称为“红型”琉球传统布料制作背景,以建立与冲绳文化的内在连接。
《水的种子》剧照
© 1975 岡本忠成 2008 Geneon Universal

视频游戏《枪战》( Gun Fight,1975)

  • 开发:太东
  • 首款使用“微处理器”的视频游戏

    • !该游戏有多个版本,使用微处理器的是“中途8080街机系统”,其硬件系统由戴夫·纳廷​(Dave Nutting)公司的团队开发。
  • 首款直接使用具象视觉元素和动画展示角色行为和故事的视频游戏,

    • 标志着视频游戏与动画片的进一步对话。

视频游戏《龙与地下城》( DND,1975)

  • 开发:加里·威森亨特(Gary Whisenhunt)和雷·伍德(Ray Wood);平台:PLATO
  • 首款角色扮演游戏”(RPG)和首款交互小说游戏”

  • 但它基本没有动画,只是简单配图的文字游戏。

视频游戏《莫利亚》(Moria,1975)

  • 开发:凯文·邓科姆(Kevet Duncombe)等平台:PLATO
  • 首款3D的角色扮演游戏,以第一人称视觉动态生成地下城的3D线框图像

《枪战》游戏界面
© 1975 太东
《龙与地下城》游戏界面
© 1975 Gary Whisenhunt, Ray Wood

| 交互游戏:米隆·克鲁格(Krueger Myron)建立了所谓“人工现实”(Artificial Reality)的实验室“视频空间”(Videoplace)

  • 使用投影仪、摄像机、专用硬件和用户的剪影,创造一个围绕着用户无需头戴显示器互动环境
  • 后续还发展了几个升级款,并在1983年出版了《人工现实》一书。
  • Krueger M. W. Artificial Reality[M]. Mass: Addison-Wesley Reading, 1983.
  • Lee H.Y., Hyung W. (2014). A Study on Interactive Media Art to Apply Emotion Recogn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media and Ubiquitous Engineering 9(12):431-442.
视频空间(1975)
© 2014 Lee H.Y., Hyung W.

| 技术研究:数学家伯努瓦·曼德博(Benoit Mandelbrot)创造了术语“分形

  • 制作了该概念的可视化CG图像,把其理论概念扩展到自然界中的几何形式,
  • 其后续研究极大地辅助了3DCGI技术照片逼真感渲染发展。

| 技术研究: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图形研究小组(CGRG)马克·吉连逊(Mark Gillenson)和钱德拉塞卡兰·B​(Chandrasekaran B. )

  • 发表了关于使用关键帧动画技术混合图像来创建面部绘制的论文《WHATSISFACE: 通过计算机图形学合成人脸》(WHATSISFACE: Human Facial Composition by Computer Graphics)
  • 是如今被称为融合变形技术的首批正式贡献之一。

  • Gillenson M. L. & Chandrasekaran B. (1975). WHATSISFACE: Human Facial Composition by Computer Graphics.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nnu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Interactive Techniques, SIGGRAPH 1975, 212-221.

| 技术研究:犹他州大学马丁·纽威尔(Martin Newell)创建了著名的“犹他茶壶”(也称纽威尔茶壶)

  • 最早使用贝塞尔曲线而不是精确测量来创建的3D模型之一,

  • 建造茶壶的3D模型在当时是一种挑战。
  • 作为纪念,它经常被用作3DCGI技术的演示模型之一。

✨卢卡斯影业成立了“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简称ILM)

  • 作为一个部门参与《星球大战》的制作,在1980年代成长为视觉效果行业CGI技术研发的领军者之一,多次获得奥斯卡SIGGRAPH等重要奖项。
  • 2012年与卢卡斯影业一起被迪士尼收购。

第一台数码相机

  • 柯达的工程师史蒂夫·萨森(Steve Sasson)发明
  • 但因相关技术尚未成熟而暂时被放弃。

首款商用全彩帧缓存器 DFS 3000

  • 宽泰(Quantel)推出,最初用于处理电视广播视频
  • 宽泰彼得·迈克尔(Peter Michael)等在1973年于英国成立,为影视行业设计和制造数字制作设备。

家用盒式录像磁带 Betamax & VHS

  • 索尼推出第一代家用盒式录像磁带“Betamax”
  • 胜利公司于次年发布了竞品“VHS”
  • 两者的竞争成为当时行业焦点话题,性价比最终战胜了高质量。 VHS成为1980年代的主流家用录像机标准格式。
  • 家庭录像带的普及推动了电影和动画片的另一种分派方式,也为不合适在公众影院放映的动画提供了新的平台。

超级计算机 Cray-1

  • 克雷研究公司推出,被一些公司用于动画制作,但其高昂的成本让人难以为继。

斯坦尼康(​Steadicam)

  • 摄影机稳定器,由加勒特·布朗(Garrett Brown)发明。

首款电子音乐可视化工具 Atari Video Music

  • 雅达利推出

编程语言的解释器 Altair BASIC BASIC

  • 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保罗·艾伦(Paul Allen)为Altair 8800计算机开发
  • 微软公司(Microsoft)第一个产品

早期计算机绘画程序 PaintBigPaintPaint 3

  • 史密斯1975年加入了纽约理工学院计算机图形实验室(NYIT)后,参与到这几个早期数字绘画程序的开发中
  • 它们的具体面世时间不详,但不晚于80年代。

1970年代中后期

| 技术研究: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图形研究小组(CGRG)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3D建模动画的复杂性,以及视觉效果的准确性上,团队完成了多项重要研究:

  • 3D建模/渲染:

    • 韦恩·卡尔森(Wayne Carlson)、罗杰·威尔逊(Rodger Wilson)、鲍勃·马歇尔(Bob Marshall)
      • 合作扩展了犹他大学纽厄尔(Newell)提出的过程式动画技术
      • 在博士研究中开发了扩展曲面建模环境
    • 弗兰克·克罗(Frank Crow)
      • 德克萨斯大学加入团队,致力于提升场景描述渲染能力
      • 并延续了其在犹他大学启动的阴影与抗锯齿技术研究。
    • 里克·帕伦特(Rick Parent)
      • 基于“雕刻”的3D建模软件的早期探索
      • 建模软件“DG”,1970年代末(不晚于1977)
  • 动画系统开发:

    • TWIXT
      • 胡里安·戈麦斯(Julian Gomez)设计,一种基于轨道的关键帧动画工具。
    • ANTSS
      • 首批整合“运动”和“渲染”的动画系统,

      • 罗恩·海克力士(Ron Hackathorn)和里克·帕伦特(Rick Parent)开发。
    • Snoot与Muttly​:
      • 苏珊·范·贝尔勒(Susan Van Baerle)、道格·金斯伯里(Doug Kingsbury)
  • 角色动画技术:

    • 目标导向运动描述(goal-directed motion description):
      • 戴夫·泽尔策(Dave Zeltzer)开发,
      • 面向骨骼动画生物角色动画
  • 模拟系统​开发:

    • 相互作用星系可视化:
      • ​鲍勃·雷诺兹(Bob Reynolds)
    • “粒子系统”的早期技术开发:
      • 韦恩·卡尔森(Wayne Carlson)​
      • 用来生成烟的图像,并重新计算了原来由雷诺兹制作的星系序列,将星系中的恒星从数百个增加到超过3万个。
    • 垃圾处理模拟系统​:
      • 约翰·多金(John Donkin,蓝天工作室)
    • 块茎生长模拟​:
      • 克里斯·韦奇( Chris Wedge,蓝天工作室联合创始人)
    • 视觉感知模拟​:
      • 鲁迪·勒曼(Ruedy Leeman)后任职于阿尔卑斯视效 (Alpine View Images)
    • 统计数据的CGI可视化应用:
      • 哈尔·默勒林(Hal Moellering)、罗杰·威尔逊(Rodger Wilson)、韦恩·卡尔森(Wayne Carlson)​
  • 地形建模/培训模拟:

    • 面向聋哑儿童的动画语言教学系统:
      • 帕伦特(Parent)、哈克索恩(Hackathorn)、范·胡克(Van Hook)、威尔逊(Wilson)和卡尔森(Carlson)等​
    • 地形建模与港口引航员培训模拟:
      • 帕伦特(Parent), 威尔逊(Wilson)和马歇尔(Marshall)​
    • 一部早期的“地形动画”《程序性城市和地形模型》( Procedural City and Terrain models,1978)也来自该大学。
  • 虚拟环境中时间感知研究:
    • 山姆·卡德曼( Sam Cardman)​
  • CG动画创作:

    • 计算机艺术创作:
      • 查尔斯·丘里(Charles Csuri)和蒂姆·范·胡克(Van Hook)等​
    • ​早期角色动画​:
      • 迈克尔·吉拉德(Michael Girard)、乔治·卡尔(George Karl)
    • 多领域动画作品​:
      • 苏珊·安克劳特(Susan Amkraut)、玛莎·麦克德维特(Marsha McDevitt)、苏·陈(Thuy Tran)、凯文·里奇(Kevin Reagh)、安妮·塞德曼(Anne Seidman)、汤姆·哈钦森(Tom Hutchinson,工业光魔)、比尔·萨德勒(Bill Sadler)等

| 技术研究:莱昂·毛雷尔(Leon Maurer)以顾问身份参与纽约理工学院计算机图形实验室(NYIT)项目,

  • Artiscope的同步控制逻辑转化为数字信号处理方案,优化了实验室早期动画渲染流程;
  • 设计低延迟反馈系统,解决机械式动画设备电子计算机间的兼容性问题

| CG动画艺术表演: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电子可视化实验室(EVL)开始推出一系列“电子可视化活动”

  • 以CGI、视频处理和音乐为特色的现场实时表演
  • 使用该实验室的动画系统“图形共生系统”(GRASS)、迪吉多的小型计算机“PDP-11”和视频合成器“桑德林图像处理器”(Sandin Image Processor)制作。
  • 著名代表作:
    • 《螺旋PTL》(Spiral PTL,1980-1981)丹·桑德林(Dan Sandin)、汤姆·德凡蒂​​(Tom DeFanti)和米米·谢维茨​(Mimi Shevitz)
《螺旋PTL》
© 1980 Dan Sandin, Tom DeFanti, Mimi Shev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