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900年:

19世纪末,家庭式幻灯机私人幻灯放映在欧洲比较普遍,但赛璐璐胶卷和此前普遍使用的玻璃幻灯片不同,它高度易燃,也引发过多次火灾事故,人们需要选择安全标准更好的专业场所观看电影。

于是,电影剧院逐渐兴起,而影院产业开始形成。

1900年代,电影开始从一种技术,成长为一种艺术。而基于电影框架的电影动画时代,正待启幕。


🎥 英国制造商欧内斯特·莫伊(Ernest F. Moy)珀西·巴斯蒂(Percy H. Bastie)推出了他们第一台电影摄影机。

  • 把长达10米的外部胶卷夹安装在相机的顶部,成为20世纪初电影摄影机的经典造型

🛠️ 伊士曼公司成功地使用轮式浇铸机进行电影胶卷的商业生产,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电影胶卷供应商


🎥 巴黎博览会上,法国发明家劳尔·格里莫-桑森(Raoul Grimoin-Sanson)展示了一种早期的“混合现实”(MR)沉浸式体验

  • 是19世纪全景图剧院的升级版。
  • 使用他发明的全景电影放映系统“辛尼奥拉马”(Cinéorama)
    • 由10台相机组成圆形阵列,用热气球升到空中拍摄全景影像,
    • 然后再使用10台投影仪在约9.14米高的室内环绕屏幕上投影,
    • 让多达200位观众同时在装扮成热气球的中央平台中体验坐热气球的感觉。
  • 但它仅展出3天便关闭,原因是投影阵列就装在中央平台下,而弧光灯的酷热让模拟体验比实际乘坐热气球还危险。

🎥 卢米埃也打造了他们的“卢米埃全景照片剧院”(Photorama Lumière)

  • 全景图照片使用他们开发的全景相机“佩雷相机”(Périphote)拍摄。
  • 剧院中心观众台是固定的,一台由12个镜头组成的360°投影仪缓慢旋转,在环绕屏幕上投影平移动画。
  • 但由于运营费用太高,也可能是上座率不如预期,剧院在1903年关闭。
↑ 巴黎博览会热气球全景电影体验馆(佚名,1900)
↑ 格里莫-桑森的 Cinéorama

🪄 布莱克顿(J. Stuart Blackton)执导的《魔法绘画》(The Enchanted Drawing(1900)

  • 🥇已知最早结合真人实拍和手绘动画的电影短片,

  • 布莱克顿在短片中从画布中“取”出葡萄酒和杯子,并与画板上的角色简单互动。
  • 该片是在新泽西州托马斯·爱迪生Black Moria工作室拍摄的。

🪄 沃尔特·布斯(Walter R. Booth)执导的《火车相撞》(A Railway Collision,1900)

  • 最早使用微缩模型再现灾难场景的电影短片,

  • 其后续发展逐渐推动了基于微缩模型的定格动画技术成为早期电影特效技术中的重要一员。
↑ 《魔法绘画》(1900)剧照
↑ 《火车相撞》(1900)剧照

🎥 史密斯(George A. Smith)继续在他的电影短片上探索各种电影技术,尝试使用不同景别的镜头增强叙事。

  • 《祖母的放大镜》(Grandma’s Reading Glass,1900)
    • 包含了已知最早“特写镜头”。也有人声称它是由库珀的作品。
  • 《杰克建造的房子》(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1900)
    • 利用“倒放”技术把推到房子的片段表现成使用魔法“建”房子的过程。
  • 《让我再梦一次》(Let Me Dream Again,1900)
    • 利用镜头失焦在两个镜头之间实现模糊叠化转场动画效果

1901年:


🎥 首批“强迫透视”案例:

  • 沃尔特·布斯(Walter R. Booth)执导的电影短片《魔剑》( The Magic Sword,1901)《芝士小人》( Cheese Mites,1901-08)
    • 制作公司:Paul’s Animatograph Works.
    • 利用多重曝光 ,把巨人和普通比例的演员合成在同一场景中。
  • 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电影短片《橡皮头》(L’Homme à la tête de Caoutchouc,1901)
    • 制作公司:Star Film Company。
    • 也使用了类似方法,无法确定谁更早发明了这种技术。
↑ 《芝士小人》(1901)剧照
↑ 《橡皮头》(1901)剧照

| 威廉·戴维森(Davidson W.)获得了其基于三色的电影色彩技术专利。

  • 他后来还获得了一些相关专利,但似乎没有实际应用的记录。
  • Davidson W. 用于再现自然色彩的电影摄影设备: US676532[P]. 1901-06-18.

1902年:


🎥 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执导的《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1902)

  • 被公认为首部科幻电影短片
    • 该类主题的作品,在整个传统电影时代,以及如今的数字影像时代,一直是驱动动画技术前进的重要力量。
  • 一支由220名妇女组成的团队,通过逐帧手绘着色的方式,给电影添加色彩 。

🎥 埃德温·鲍特(Edwin S. Porter)执导的《面包店的趣事》(Fun in a Bakery Shop,1902)

  • 现存最早的真人实拍+粘土动画短片

  • 面包师以极快的速度把一个面团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 《月球之旅》(1902)剧照
↑ 《月球之旅》(1902)着色版剧照
↑ 《面包店的趣事》(1902)剧照

| 爱德华·特纳(Edward Raymond Turner)在一些测试短片中制作了已知最早的非手工着色彩色电影片段。

  • 他因此被称为“彩色胶片之父”

  • 特纳1899年发明了一种彩色电影拍摄技术并申请专利。通过交替使用红、绿、蓝滤镜,并合并帧来创建全彩色图像,但由于操作复杂且不适合商业用途而未能广泛应用。

| 雷诺发明了一种立体电影摄影机,取名“立体辛尼马托作图”(Stéréocinématographe)

  • 该设备为单镜头摄影机,左右眼图像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拍摄,但在物镜前增加了一个双面镜系统,由此轮流拍摄两个稍微不同的角度。

| 弗雷德里克·艾夫斯(Frederic E. Ives)申请了视差立体图的专利。

  • 第一种不使用“眼镜”自动立体显示技术

  • Ives F. Parallax stereogram and process of making same: US725567[P]. 1903-4-14.
↑ 特纳拍摄的彩色电影片段(Edward Turner,1902)
↑ 雷诺的 Stéréocinématographe 拍摄的序列图

| 莱瑟姆获得了“莱瑟姆环”(Latham Loop)专利,它将成为迪克森对付爱迪生的武器。

1903年:


🎥 乔治·史密斯(George Albert Smith)执导的《玛丽·简的灾难》(Mary Jane’s Mishap,1903)埃德温·鲍特(Edwin S. Porter)执导的《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1903)

  • 经常被介绍为首批使用到多种现代电影制作技术的著名案例。
  • 包括横切、跳切、交叉、多镜头剪辑等方法,表现在不同场景同时发生的事情,显然已关注到镜头语言的使用。
  • 特效特摄技术被用于辅助叙事,而不是单纯的滑稽或魔法感,其后续发展将逐渐改变电影的概念和边界。

| 乔治·史密斯厄本邀请,继续研究特纳色彩电影技术

  • 他发现3色叠加需要的帧速率,远超当时摄影和投影设备的水平,因此决定放弃3色计划,转而研究自己的2色方案

| 百代引入一种被称为“百代色彩”(Pathécolor,也称Pathéchrome)模板着色技术

  • 模板由手工逐帧切割,每种颜色一张模板,一部电影通常会使用3-6种颜色,切割机让这一过程可以在放大图上进行。
  • 由于颜色是整块切割区域叠印的,视觉效果介乎与卡通动画于摄影之间,创作出一种色彩柔和的、带有绘画质感的效果。
  • 百代聘请了数百名妇女负责这一工作。
  • Talbot, F. A. (1912). Animation in Natural Colours. In: Moving Pictures. How They are Made and Worked. Philadelphia: J.B. Lippincott Company, pp. 287–300.
↑ 《火车大劫案》(1903)剧照
↑ 百代色彩(La Vie et la passion de Jésus Christ,1903)
↑ 百代色彩的工作照
(Talbot, F. A. ,1912)

1904年:


| 威廉·戴维森(William N. L. Davidson)和本杰明·朱莫(Benjamin Jumeaux)展示了一种双色叠加色彩电影技术

  • 该双色叠加技术是戴维森在早期三色电影技术尝试基础上,与朱莫合作的简化方案。
  • 1904 年首次公开展示,但未见商业化使用。

1905年:


🎥 埃德温·鲍特(Edwin S. Porter)执导的《琼斯如何输掉他的衣服》(How Jones lost his roll,1905)

上映时间:1905-03-27
  • 带来了已知最早“标题动画”,也是美国首部使用定格动画技术的电影短片。

  • 使用定格动画技术拍摄了字母的运动。
↑ 《琼斯如何输掉他的衣服》(1905)剧照
↑ 《琼斯如何输掉他的衣服》(1905)剧照

| 那位有趣的电影先驱弗莱斯-格林又回来了,他与戴维森申请了一种使用棱镜双色电影系统专利。

  • 改进了多色投影的负片和正片的生产,以及投影到屏幕上的方法,但依然未能开发出商用版本。

| 卢米埃兄弟认为“电影是一种没有未来的发明”,他们结束了自己的电影生意。

  • 但继续在摄影技术、设备耗材等方面的开发,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卢米埃公司依然是欧洲摄影产品的主要生产商之一。

10年间,电影从一种新鲜的科技产物,发展成一种新兴的大众娱乐,人们对电影的期待,从一开始仅看到一列火车开过来便欢呼卓越,到期待它能表达更多,电影成为一种新的戏剧形式,而基于电影技术的动画,也将进行这一转变。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