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3.1 光学动画玩具

#3.1.7 光栅屏动画,那些在折光游戏背后的动态视觉技术探索 #3 从频闪动画到电影动画#3.1 光学动画玩具动画的故事
2025年8月19日

#3.1.7 光栅屏动画,那些在折光游戏背后的动态视觉技术探索

光栅屏动画,是一种利用光栅屏障,让隔行扫描的静态图像产生动画错觉的技术。   其起源可追溯至16世纪末,一种画在三角棱柱凹凸画板上的变形画(梯形画),当人们从不同角度观看时,会看到两幅图像来回变换。 不晚于19世纪,还出现了一种利…
#3.1.6 视错觉玩具书,感谢你的眼睛有问题,所以看到了我们(动画) #3 从频闪动画到电影动画#3.1 光学动画玩具动画的故事
2025年8月19日

#3.1.6 视错觉玩具书,感谢你的眼睛有问题,所以看到了我们(动画)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视错觉”这一现象,并在一些早期建筑、壁画和绘画中加以利用。 而利用视觉错来制作成动画书的,大概是从19世纪60年代左右,在那一系列利用视觉暂留现象的光学动画玩具风潮中,一起诞生的。 1864: | 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格雷戈…
#3.1.5 手翻书,从几帧到几百帧,它们在电影胶卷技术成熟之前不断挑战动画的时长 #3 从频闪动画到电影动画#3.1 光学动画玩具动画的故事
2025年8月20日

#3.1.5 手翻书,从几帧到几百帧,它们在电影胶卷技术成熟之前不断挑战动画的时长

术语“手翻书”(Flipbook)是1950年代才开始普遍使用的。 由于其结构比较简单,因此也有人认为手翻书很可能在更早的年代已出现,但并无实证。 约1860: | 传说彼得·德斯维涅(Peter H. Desvignes)设计了一种被称作…
#3.1.4 活力转轮(Zoetrope)和它的朋友们,一系列“转轮式”光学动画装置 #3 从频闪动画到电影动画#3.1 光学动画玩具动画的故事
2025年8月18日

#3.1.4 活力转轮(Zoetrope)和它的朋友们,一系列“转轮式”光学动画装置

“活力转轮”(zoetrope)是1860年代流行起来的名词,早期的类似设备并没使用该名字。 最初的转轮式动画装置和费纳奇镜一样,都是在车轮效应的相关研究中开发的。 翻译说明: zoetrope源自希腊语“ζωή”和“τρόπος”,词源释…
#3.1.3 费纳奇镜(Phenakistiscope)和频闪镜(Stroboscope) #3 从频闪动画到电影动画#3.1 光学动画玩具动画的故事
2025年8月16日

#3.1.3 费纳奇镜(Phenakistiscope)和频闪镜(Stroboscope)

“费纳奇镜”(Phenakistiscope)和“频闪镜”(Stroboscope)几乎同时被发明,两者的原理、结构、操作、外观甚至尺寸都几乎一样。 | 翻译注释: “Phenakistoscope”原意“欺骗性去看的”,费纳奇是其译音; …
#3.1.2 奇迹轮 Thaumatrope (since 1820s) #3 从频闪动画到电影动画#3.1 光学动画玩具动画的故事
2025年8月13日

#3.1.2 奇迹轮 Thaumatrope (since 1820s)

19世纪20年代中,关于车轮效应的问题还在研究,一种被称为“奇迹轮”(Thaumatrope)的双面动画转盘出现了。它是基于视觉暂留理论发明的,因此其最初目的是实现双面图像的融合,而非展示一个两帧动画。 奇迹轮融合动画示意图 (赵楠乐子,2…
#3.1.1 车轮效应引起的思考 #3 从频闪动画到电影动画#3.1 光学动画玩具动画的故事
2025年6月23日

#3.1.1 车轮效应引起的思考

视觉暂留现象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已被发现,而频闪效应是基于视觉暂留现象的进一步研究,但它们的现代科学理论构建都发生在19世纪初,由于时间和一些内容上的重合,经常被混为一谈,尤其在讨论电影动画的运动感知时,大多只提及视觉暂留,忽略了频闪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