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4.1 电影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

#4.1.4 动画技术的电影文化(1945-1949) #4 电影电视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发展#4.1 电影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动画的故事
2025年10月29日

#4.1.4 动画技术的电影文化(1945-1949)

1945年: 🪄 动画片《四海皆兄弟》(Brotherhood of Man,1945) 导演:鲍勃·康农(Robert Cannon) 美国联合制作(简称UPA)推出一部扁平化风格动画片,显然致力于挑战迪士尼式好动画规则。 该公司鼓励新技…
#4.1.4 动画技术的电影文化(1940-1944) #4 电影电视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发展#4.1 电影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动画的故事
2025年10月30日

#4.1.4 动画技术的电影文化(1940-1944)

1940年代: 在这10年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销毁了很多动画、电影先驱的痕迹,动画片被用于讲述更多不同主题的故事,却进一步推动了动画技术的电影文化发展。 美国动画的“黄金时代”仍在延续,开始进入“工厂”时代,大批廉价密集劳…
#4.1.3 动画技术的电影文化(1930-1934) #4 电影电视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发展#4.1 电影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动画的故事
2025年10月19日

#4.1.3 动画技术的电影文化(1930-1934)

1930年代: 那些风靡一时的光学动画玩具已经消退,那些窥视秀盒子里精美的动画也基本被人们遗忘了,木偶只是孩子喜欢的玩具,自动偶开始成为博物馆里的摆设,电影几乎成了动画的唯一舞台,在电影院的屏幕上卖力表演。 当动画接受了电影的制作、发行和评…
#4.1 动画和电影技术的两栖应用(1925-1929) #4 电影电视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发展#4.1 电影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动画的故事
2025年10月19日

#4.1 动画和电影技术的两栖应用(1925-1929)

1925年: 🎥 电影《失落世界》(The Lost World,1925) 导演:哈里·霍伊特(Harry O. Hoyt) 威利斯·奥布莱恩(Willis H. O’Brien)开创了复杂的动物定格动画技术。 使用特制的恐龙动画偶,拥有…
#4.1 动画和电影技术的两栖应用(1920-1924) #4 电影电视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发展#4.1 电影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动画的故事
2025年10月19日

#4.1 动画和电影技术的两栖应用(1920-1924)

1920年代, 好莱坞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电影之都,纽约成为当时美国动画的集中地。动画制作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规模更大的动画工作室逐渐取代像麦凯这样的个人动画艺术家。而在其他刚启动电影动画事业的国家和地区,则多以个人动画艺术家为主,以…
#4.1 动画和电影技术的两栖应用(1910-1914) #4 电影电视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发展#4.1 电影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动画的故事
2025年10月19日

#4.1 动画和电影技术的两栖应用(1910-1914)

从真人电影与动画片段的相互剪接,到在同一画面直接合成,从特效摄影,到使用动画技术制作的特效动画。所谓“纯动画”和“真人实拍电影”的结合,早在20世纪之初便开始了。 1910年代: 动画片从个人艺术家创作逐渐转向制片厂流水线生产,一系列新的、…
#4.1 动画和电影技术的两栖应用(1915-1919) #4 电影电视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发展#4.1 电影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动画的故事
2025年10月19日

#4.1 动画和电影技术的两栖应用(1915-1919)

1915年: 弗莱舍兄弟(Max Fleischer,Joe Fleischer,和Dave Fleischer)为他们的“转描镜”(rotoscope)申请专利。 动画师通过投影仪和透光台画架,可以转描真人实拍的序列图像,从而改进动画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