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4/08:迪士尼电影长片《玛丽·波平斯》首部大量使用“钠屏”抠像技术,和首部使用电子动画偶的电影长片。
8月,罗伯特·斯蒂文森(Robert Stevenson,1905–1986)执导的迪士尼电影长片《玛丽·波平斯》(Mary Poppins)上映,是首部大量使用“钠屏”(也称黄幕)抠像技术,和首部使用电子动画偶的电影长片。 钠屏(也称黄屏...
8月,罗伯特·斯蒂文森(Robert Stevenson,1905–1986)执导的迪士尼电影长片《玛丽·波平斯》(Mary Poppins)上映,是首部大量使用“钠屏”(也称黄幕)抠像技术,和首部使用电子动画偶的电影长片。 钠屏(也称黄屏...
随着1960年代欧美迷幻文化运动兴起,一种被称为“液体灯光秀”(Liquid Light Shows)的活动在大西洋两岸流行起来,成为迷幻摇滚音乐会(如吉米·亨德里克斯、感恩至死乐队)的标志性视觉元素。 实体液体流动的不可预测性使每场表演独...
伊布·梅尔基奥(Ib Melchior,1917-2015)执导的电影长片《愤怒的红色星球》(The Angry Red Planet)展示了毛雷尔兄弟(Louis & Joseph Maurer)约1957-1966年间开发的,旨...
随着汉纳-巴伯拉(Hanna-Barbera Productions)制作的电视动画连续剧《摩登原始人》(The Flintstones,1960-1966)开播,电视动画在美国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尽管它收到了不少来自评论界的嘲讽,但这种“...
1895年 这一年通常被介绍为电影诞生之年,以卢米埃兄弟电影机的面世为标志,尽管这视乎于对电影概念的界定。而赶在这一年进入电影领域的发明家、仪器制造商、电影先驱还有很多。 1896-1906年,距离所谓电影动画的诞生还有10年。这期间,电影...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动画玩具,从底端小孔观看时可看到随机变化的对称图案,如万花盛放且一去难返,让人沉醉流连。它基于镜子的重复反射现象,主要材料玻璃、平面镜、凹透镜和管子等都是出现了很久的材料,但在18世纪之前,尚未发展有关万花筒的记载。 18世...
虽然电影动画的基本原理在19世纪中已被较好地理解,发明家们也意识到,他们需要找到一种既可高速运动、又能承载大量序列图的载体,玻璃盘在这一方面显然难以胜任,虽然关于长带式载体的想法早已有之,但关键材料的缺失始终压制电影获得突破性成长。幸而人类...
在18世纪流行的“光学视图”中,有一种表现日夜变换动画的特殊类型,通过镂空需要透光的部分,在后面贴上一种可在光照下反光的特殊材料,是后来透景画剧院和类似变色画玩具的前身。 1822: 1839: 虽然透景画大剧院不再流行,但一些类似功能的变...
18世纪末,出现了一种以恐怖、鬼怪为主题,被称为“幻影秀”(Phantasmagoria)表演。 发明家罗伯逊(Robertson,Étienne-Gaspard Robert,1763-1837)是已知最早进行这种表演的人之一,被誉为现代...
机械剧院、全景画(panorama)和全景画剧院相继诞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这正是电影时代正式揭幕的前半个世纪,也注定了它们神秘又短暂得生命线…… 18世纪 1781: 1787: 1792: 19世纪 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为“电影摄影之...
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思考直接拍摄运动图像的可能性,这需要一种可连续高速拍摄的计时摄影设备。此外,如何把所谓正确速度的动态照片投影出来,自然成为计时摄影的后续问题。但在赛璐璐胶片诞生之前,计时摄影和电影投影的探索基本上都只是权宜之计。...
反光镜和透镜,也许是动画技术发展史中最容易被忽略重要功臣,是光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组件,在光学设备中默默地传送着动画影像。 反光镜 反光镜起源久远难以追溯,古人很可能是从水和石头发现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 透镜 类似案例还有不少,虽然学界对它们...
偶——泛指所有模拟某种生物,可用于象征或表演的人造物,其起源可追溯至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开始创造可移动的便携艺术品之时。关于偶的历史十分漫长,本节主要讲述那些可动的、可被操控用于表演的各种“可动偶”和基于机械原理可自动运作的“自动偶”。 它们...
机械自动画可被理解为机械皮影、自动机、机械剧院和可动书的综合体,具体发明者无考,多数通过发条驱动,由复杂的杠杆、齿轮等机械机构控制多个分层画片自动运动,以表现旋转的风车、前进的火车、跳舞的小丑、砍柴的人,甚至人像的五官表情变化等。 它们在1...
“佩珀幻象”是一种特殊投影方式,通过玻璃镜折射藏于舞台下方的影像,让观众以为幽灵和真人演员一起在舞台上的表演,以英国科学家约翰·佩珀为名,但该发明还有其他贡献者。 1658: 1847: 1852: 1858年: 1862年: 1863年:...
摄影技术和各种基于频闪效应的动画玩具是几乎同时孕育和成长的,因此用相机来捕捉真实运动的想法也早已出现,但当时的摄影技术,无论在光学元件、快门机构、曝光速度,还是在底片材料上都不具备执行快速拍摄的能力。 计时摄影是电影摄影的前身,也被称为“运...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视错觉这一现象,并在一些早期建筑、壁画和绘画中加以利用。 1864: 20世纪中,随着欧普艺术的发展,另一类基于几何抽象图形的视错觉图像开始出现。 1961: 英国欧普艺术家布里奇特·赖利创作了著名的《方形运动》,大部分读者...
1860年代 1860: 1861: 1868: 1890年代 19世纪末,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动态影像的娱乐需求大增,但早期电影不仅放映价格十分昂贵,还有易燃和不便携的问题,而手翻书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成为早期电影的平价替代品。 1...
“费纳奇镜”(Phenakistiscope)和“频闪镜”(Stroboscope)几乎同时被发明,两者的原理、结构、操作、外观甚至尺寸都几乎一样。 随着Phenakistiscope逐渐成为这一类光学玩具的代名词,Stroboscope一...
1820年代 1825: 关于车轮效应的问题还在研究,一种被称为“奇迹轮”(Thaumatrope)的双面动画转盘出现了。它是基于视觉暂留理论发明的,因此它最初目的是实现双面图像的融合,而非展示一个两帧动画。 总之,第一套奇迹轮可在英国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