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背后,那些为动画技术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和事,都值得被认真记录。

#4 电影与电视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发展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Animation Techniques in the Cinema and Television Era

20世纪初,随着电影技术的完善,电影逐渐占据了几乎整个视听娱乐市场。电影之外的动画形式陆续退出大众视野,而电影和电影动画,在技术原理、设备、耗材、制作乃至发布形式上都深度交融,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再现生命和创造生命,在电影和动画的相互跨界中已经难以分清。对于电影动画,有两种理解:其一,基于电影技术框架的动画,其二,基于电影艺术框架的动画。但正如前文所述,大多数人是从电影院认识电影动画的,他们不会了解所谓电影的技术大多数也是动画的技术,这导致了所谓动画的电影化,电影创作的一系列必要内容,如剧本、分镜、角色、场景、道具、灯光、表演、配乐等,也被理解为动画的必要内容。动画纯粹作为一种拟生技术的概念逐渐被淡化,作为一种戏剧艺术的概念开始建立,而在构建动画艺术本体的过程中,戏剧电影成为了动画的模板。至于电视动画,可被理解为电影动画的近亲,尽管在媒介、传播和播出场所上有所不同,但在制作环节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反而是电影和电视的商业竞争导致动画行业发生了一系列转变,传统动画技术的瓶颈也逐渐显现。

电影和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延续至今,与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一代大众娱乐平台共融。本章所关注的是1910-1980年代之间,在电影院和电视平台播出的传统动画的技术发展,而数字动画技术的发展将在后文另行讨论。

#4.1 电影时代的传统动画技术

作为一种概念,动画和电影都源于人类对生命的好奇,前者始于人类对创造生命的兴趣,后者始于人类对记录生命的兴趣。作为一种技术,两者都获益于人类众多文明演进的积累,是科技和人文的结合体。作为一种艺术,它们都属于动态视觉艺术,都具叙事功能,借鉴了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等多种已有的艺术形式。它们都经历了从科学到艺术,从小众到大众的发展历程,尽管动画在数千年来已经重复过很多次这样的变化,而电影,刚刚从一种技术衍生出一种艺术。

在电影时代,胶卷是动态影像最主要的载体,胶卷(film)和电影(film)分享着同一个术语。20世纪初,电影开始把拍摄和放映以外的工作,交给动画;而动画,则把拍摄和放映的工作,交给电影。于是,一种有趣的发展开始了,越来越多电影使用动画技术来制作,越来越多动画选择以电影技术呈现。

  • #4.1.1 动画和电影技术的两栖应用(1910s-1920s)

    #4.1.1 动画和电影技术的两栖应用(1910s-1920s)

    从真人电影与动画片段的相互剪接,到后来在同一画面直接合成,从特效摄影,到直接使用动画技术的特效动画,所谓“纯动画”和“真人电影”的结合,在20世纪前期便实现了。 1910年代,动画片从个人艺术家创作逐…

    进入该章节 →

  • #4.1.2 动画技术的电影文化(1930s-1940s)

    #4.1.2 动画技术的电影文化(1930s-1940s)

    那些风靡一时的光学动画玩具已经消退,那些窥视秀盒子里精美的动画也基本被人们遗忘了,木偶只是孩子喜欢的玩具,自动偶开始成为博物馆里的摆设,电影几乎成了动画的唯一舞台,在电影院的屏幕上卖力表演。当动画接受…

    进入该章节 →

20世纪前叶,动画找到了有史以来最适合自己的舞台,但动画也因此被当成了电影的子集,并在整个20世纪几乎无人质疑。

不管是从动画意识的开始,还是从实际可观看的动画算起,动画,早在电影出现之前就诞生了。事实上,动画的发明比电影要早也已经成为各大主流百科全书上的共识,动画技术所覆盖的领域也远不止电影产业,但动画还是经常被认为是电影的子集。这一奇怪现象,既归因于动画和电影分享了几乎相同的“前电影”“前动画”历史,也归因于电影的萌芽,刚好与动画技术从“直接机械移动”向“序列图似动”转变的重要时期重合,更甚,他们在早期还出现大量的术语混用问题。这一切造成了动画的电影化,它在20世纪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这一误会的持续将为21世纪动画的发展带来麻烦。

#4.2 电影动画和电视动画的技术分野

电视时代的到来,让动画技术又找了一个新的舞台。而电视动画的发展,自然会冲击到已有的电影动画,这在动画发展史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次。

1950年代,电视作为新一代的视听娱乐产业,开始挑战传统的影院产业。而电影动画也迎来了另一位既亲密,又恼人的兄弟——“电视动画”。电影院和家庭电视存在明显的技术差异,尤其在屏幕大小和图像清晰度上,在电影屏幕上十分明显的错误或瑕疵,在当时的电视屏幕里可能根本不会被发现,如果以制作电影动画的要求制作电视动画,确实是一种“浪费”。电影动画的特色是“成本高、数量少、工期长”,而电视动画则是“成本低、数量大、工期短”,电影动画的直接收入依靠票房,一旦成功则能获得巨额回报,电视动画则是典型的薄利多销型,毕竟电视台对动画的需求比电影院要大很多,除了动画连续剧,还有广告动画、新闻动画、栏目包装动画、科普教育动画等等。于是,电视时代催生了所谓的廉价动画,而电影动画则期望依靠高质量生存,提出了所谓的院线级动画,前者多以有限动画为基础,不断探索更好性价比的制作技术,后者在全动画的基础上,不断发掘更吸引人的视觉技术。

从19世纪末到1970年代,电影时代和电视时代相继而来,而基于电影技术框架的动画技术,在这大半个世纪中,从懵懂的摸索到形成行业,从个人艺术创作到流水线生产,它已构建完所有必要的基础,也逐渐看到了传统动画技术的边界。但人类的文明仍在演进,动画技术也早已在人类的科技发明中发现了新伙伴,并在电影动画和电视动画产业互相竞争的时候,悄悄地架起了全新的舞台——“计算机动画”,它将逐渐接替电影动画,成为动画技术发展史的新时代。

anianima.com

做动画的·马

版权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