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背后,那些为动画技术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和事,都值得被认真记录。

#3.1.2 奇迹轮 Thaumatrope 1820s至今

本文于 2025-04-04 18:13 更新,本站内容基于《屏幕背后——那些被遗忘的动画技术发展史》一书制作,目前正在搬运文字内容,图片内容稍后补更,搬运完成后将启动新内容增补,期间内容变动可能频繁,请谅解并耐心等待!

1820年代

1825:

关于车轮效应的问题还在研究,一种被称为奇迹轮Thaumatrope的双面动画转盘出现了。它是基于视觉暂留理论发明的,因此它最初目的是实现双面图像的融合,而非展示一个两帧动画。

  • 奇迹轮的发明是一个涉及多位当代著名科学家的复杂故事:
    • 商业版的奇迹轮是菲利普斯于1825年在伦敦注册的,没有署名作者。
    • 1826年发表在《爱丁堡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把奇迹轮的发明归功于英国医生、科学家约翰·帕里斯(John Ayrton Paris,约1785-1856),文章未署名,但作者可能就是时任编辑,发明了万花筒的布鲁斯特(David Brewster,1781-1868)。
    • 1856年,帕里斯在一封写给迈克尔·法拉第的信中提及,他最初是在菲利普斯诚挚的邀请下参与奇迹轮商业版开发的,但从未署名。
    • 而英国著名数学家、机械计算机先驱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1-1871)在其1864年出版的回忆录中指出,天文学家、数学家兼化学家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1792-1871,发现硫代硫酸钠那位)曾用旋转的硬币向自己展示如何同时看到一个硬币的两面,他把这事告诉了地质学家威廉·菲顿,几天后,菲顿带来了一张两端挂有丝绸带的圆盘卡片,一面是一只鹦鹉,另一面是一个笼子,随后他们还做了几个不同的转盘向一些朋友分享,然后便忘记了这事,直到几个月后,听说帕里斯“奇妙的发明”。
    • 而艺术家安东尼·克劳德(Claudet A)表示,他听说当赫歇尔向孩子们展示旋转硬币时,帕里斯也在场,随后他产生了制作奇迹轮的想法。
    • 此外,露西达相机的发明者沃尔拉斯顿也被威廉·卡本特(Carpenter W)指认为奇迹轮的发明者。
    • 参考文献:
      • Gunning T. 手与眼: 挖掘维多利亚时代图像的新技术[J]. 维多利亚研究, 2012, 54(3): 495-516.
      • James A. 迈克尔·法拉第的通信: 1855-1860第5卷[M]. 伦敦: IET, 2008: 132
      • Babbage C. 一位哲学家的生活片段[M]. 伦敦: 朗曼, 格林, 朗曼, 罗伯茨和格林, 1864: 189.
      • Claudet A. 关于双目视觉的一个新事实[J]. 伦敦皇家学会会报, 1867, 15: 424–429..
      • Carpenter W. 关于奇迹轮及其前身[J]. 科学、文学和艺术的学生和知识观察者, 1868, 1(4): 429. 

总之,第一套奇迹轮可在英国皇家学会图书馆购买,其售价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周的工资,而大量廉价的盗版很快便让奇迹轮成为一种常见的玩具。最初的奇迹轮都是圆形的,但其他形状的卡片也能产生同样效果,两端的牵引绳也可使用竹签代替。

1827:

  • 奇迹轮从理论上来说也可展示两帧动画,但由于难以准确控制速度和旋转角度,其动画效果并不理想。帕里斯在1827年版《体育哲学:使科学变得严肃》里提及使用一种带圆形框架的奇迹轮来展示两帧动画。
    • Paris J. Physiology in Sport, Made Science in Earnest[M]. 伦敦: 朗曼, 里斯, 奥姆, 布朗和格林, 1827: 22–25.

1833:

  • 帕里斯在1833年版《体育哲学:使科学变得严肃》中又展示了另一种结构更复杂的奇迹轮变体,通过对原版奇迹轮增加一根松紧绳以改变图像盘轴向,实现两帧动画效果,但这两种方法似乎都没有商业化版本。从目前资料来看,以展示两帧动画为目的的奇迹轮,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出现。
    • Paris J. Physiology in Sport, Made Science in Earnest[M]. 伦敦: 舍伍德, 吉尔伯特和派珀, 1833: 352-353.

1860年代

1867:

  • 克劳德(Claudet A)提出奇迹轮可创造一种深度错觉,使用一个稍有厚度的长方形奇迹轮,把两端的绳子固定在纸板的同一边,而不是传统上的居中绑法,当卡片旋转时便可产生一种深度的错觉。
    • Claudet A. 关于双目视觉的一个新事实[J]. 伦敦皇家学会会报, 1867, 15: 424–429.

1869:

  • 理查德·皮尔金(Pilkington R)顿注册了一种展示两帧动画的奇迹轮变体“佩代马镜”(Pedemascope),木制机械设备,图像卡片放在一个有黄铜销手柄的夹子上,黄铜销会控制卡片旋转不超过180度。它也可以使用透明或剪影图片,并通过幻灯投影。
    • Pilkington R. Pedemascope: BT5074 [P/OL]. 1869-11-26. http://discovery.nationalarchives.gov.uk/details/r/C14036963.

   
图3-6:佩代马镜(佚名,1888)

  • 佚名. 娱乐科学18[M]//大众教育家: 初等、高等和技术教育百科全书第6卷. 伦敦: 卡塞尔有限公司, 1888: 168-169.

1890年代

1892年,机械工程师托马斯·比克尔发明了一种机械发条奇迹轮。这种装置可更好地控制卡片旋转和停留的速度,使动画的展示效果更流畅。

  • Leskosky R, 费纳奇镜:19 世纪科学转向动画[J]. 电影史, 1993, 5(2): 176-189.

奇迹轮的变体还有很多,霍普伍德(Hopwood H)描绘了两种机械奇迹轮变体,一款是用8字滑轮转动的,另一款通过叶轮转动,被形容为1898年的新奇玩意。

  • Hopwood H. 活的图片[M]. 伦敦: 眼镜商和摄影行业评论, 1899:32.

1900s以后

  • 约1920s,德国玩具商“D.R.G.M.”生产过一种发条驱动的奇迹轮玩具,包装盒上写着“新机械剧院”(The New Mechanical Cinema)。
  • 香港一专营传统手工艺的“高山民艺”网站上展示过一种据称是中国版本的奇迹轮,拥有放大镜状的木框架和手柄,图像卡利用缠绕的拉绳牵引快速旋转,但制作者和出品时间不详。
    • 高山民艺. 奇迹轮[EB/OL]. (2012-2-16)[2022-6-30]. https://mountainfolkcraft.com/?s=Thaumatrope
本站内容支持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CC BY-NC-SA(即署名+非商业+相同方式共享)

转载署名样式:
文章名称:《#3.1.2 奇迹轮 Thaumatrope》
文章链接:anianima.com,遵循CC BY-NC-SA协议。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anianima.com

做动画的·马

版权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