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 2025-07-21 00:58 更新,本站内容基于《屏幕背后——那些被遗忘的动画技术发展史》一书制作,目前已出版部分的文字内容已搬运完毕,正在进行因版面限制未收录内容的增补,期间内容更新日期比较频繁,请通过导航的专题导航进入,避免迷路~
1906年,有多部使用所谓标准电影技术,符合电影戏剧特征,又有确凿存证的动画片接连发布,但这经常被简化为“1906年首部电影动画诞生”,甚至是“1906年首部动画诞生”,这是不对的。
首先,动画早就诞生了,远在电影诞生之前;
其次,电影动画也早就诞生了,在人们使用各种技术对电影进行“加工”时。
需要注意的是,在19世纪末的文本资料中,术语“薄膜”“胶片”“胶卷”“电影”和“影片”均有使用同一个英语单词“Film”,十分容易混淆。
1906:
- 布莱克顿(J. Stuart Blackton,1875-1941)的电影动画短片《滑稽脸的幽默相》(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1906)在美国上映,
- 它被普遍认为是首部记录在“标准”电影胶片上的动画片,常被引用为电影动画的诞生。
- 以真人实拍、逐帧手绘和剪切动画技术混合制作,
- 但布莱克顿的电影动画之旅,早在19世纪末便开始了。
- 活跃于法国影业的西班牙动画先驱塞冈多·乔蒙(Segundo de Chomón)执导的《鲍勃的电子剧院》(Le théâtre de Bob,1906),
- 成为现存最早的定格木偶动画,
- 除片头一小段真人实拍外,大部分时间由多个可动小木偶通过定格摆拍的方式完成。
- 沃尔特·布斯(Walter R. Booth,1869–1938)执导的《艺术家之手》(The Hand of the Artist,1906)
- 经常被描述为首部英国动画片,
- 尽管该片大部分时间使用的都是利用多重曝光的真人实拍,结合少量定格动画。
- 乔治·史密斯(George Albert Smith)在爱德华·特纳(Edward Raymond Turner)发明的彩色电影拍摄过程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简化的双色过程(仅使用红色和绿色),后来被称为 Kinemacolor ,基于2色加法旋转滤镜。
- 早期实验包括《苏格兰氏族的格子花呢》(Tartans of Scottish Clans,1906)和《两个小丑》(Two Clowns,1906)。
- 这种方法虽然在商业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也存在局限性,最终被 Technicolor 取代。
- 1906-1909年间,俄罗斯芭蕾舞大师亚历山大·希里亚耶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Ширяев,1868-1941)为设计表演制作了许多动画短片,
- 包括逐帧手绘动画和木偶动画,这可能是最早的“预视览”(Pre-Visual)动画。
- 由于希里亚耶夫神奇的天赋和精湛的技术,这些为预览而制作的动画,与当时上映的动画片相比毫不逊色,但它们从未公映,直到维克多·鲍恰洛夫(Victor Bocharov)执导的纪录片《亚历山大·希里亚耶夫:迟来的首演》(Alexander Shiryaev: A Belated Premiere,2004)上映,人们才得以一见。




© 2004 Gosfilmfond
1907:
- 2月:詹姆斯·布莱克顿(J. Stuart Blackton)执导的真人+定格动画短片《闹鬼旅馆》(The Haunted Hotel,1907)上映,
- 涉及一些在当时来说让人惊讶的、先进的定格动画技术,被誉为“定格动画技术的奠基之作”。
- 开创了真人实拍与特效动画结合的先河,影响了后世恐怖喜剧与奇幻类型片的发展。
- 美国动画学者唐纳德·克拉夫顿(Crafton D)指出,这批电影动画的商业成功,触动了法国的电影制片人,高蒙电影公司绞尽脑汁寻地找布莱克顿电影中物体自行移动的方法,最后由漫画家埃米尔·科尔(Émile Cohl,1857–1938)找到了定格动画的秘密。
- Crafton D. 米奇之前: 1898-1928的动画电影[M]. 芝加哥: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993: 13-18.
- “伪纪录片式恐怖喜剧” 的早期范例
- 3月2日:华莱士·麦卡琴(Wallace McCutcheon)与埃德温·鲍特(Edwin S. Porter)执导的电影短片《“泰迪”熊》(The “Teddy” Bears,1907)上映
- 片长:13分钟
- 片尾提供了一个现存最早的,使用“毛绒玩具”做“动画偶”拍摄的“定格动画”案例。
- 使用6只泰迪熊在同一镜头内一起拍摄,逐个摆拍,据说拍摄耗时一周。虽然动画比较生硬,但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使用“毛绒玩具”做“动画偶”拍摄的“定格动画”。
- 美国动画学者克弗顿(Donald Crafton)指出,,美国这批电影动画的商业成功,触动了法国的电影制片人,高蒙电影公司绞尽脑汁寻地找布莱克顿电影中物体自行移动的方法,最后由漫画、动画家科尔(Émile Cohl)找到了定格动画的秘密。
- Crafton, D. (1993). Before Mickey: The Animated Film 1898-1928.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3-18.
- 6月:科尔制作的定格动画短片《日本幻想曲》(Japon de fantaisie,1907)上映,看起来确实像是一部技术探索实验片。




图片来源:网络
- 相传日本制作了首部动画片《活动写真》(活動写真,约1907)
- 该片于2005年在京都被发现,是一段有50帧,红、黑两色,描绘一名水手服男孩在背景上写下“活動写真”四字。
- 它不是被拍摄的,而是直接印刷在35毫米透明胶片上,类似于德国的“印刷胶卷”。
- 这类设备至少在1904年已经引进到日本,部分学者猜测它可能于1907-1911年间制作和生产,由于当时只有富人家里才可能拥有私人的幻灯投影仪,且没有其他相关记录,该动画片的真实来源可能无法确定。
- 雷诺的立体电影观看设备“立体影院”( Stéréo-Cinéma) 获得了专利,
- 是在其帕西诺镜的基础上升级的,由两组帕西诺镜合并垂直放置,中心鼓反射镜角度倾斜,结合双目取景器使用,其内容素材来自雷诺1902年发明的立体摄影机“立体辛尼马托作图”(Stéréocinématographe)。
- 但这类短序列循环的设备已不具竞争力。
- 美国早期电影导演诺曼·道恩(Norman Dawn,1884-1975)在《加利福尼亚任务》使用自创的接景画(Matte Painting)技术,在镜头和实际场景之间架起绘有接景画的玻璃板,结合遮罩,修补已破败的建筑,把电线杆替换成树干等。
- 他在1910年代期间多次改进接景画的拍摄技术,在原始接景画中放置了几块纸板阻挡胶片曝光,未曝光部分便可再次拍摄;又把该技术和玻璃镜头结合,使用部分涂黑的玻璃作为遮罩;或把已部分曝光的胶片投影到画架上,然后直接在投影旁边绘画接景画,获得更直观的“合成预览”。
- 这类技术性价比很高,成为20世纪前期电影特效的主要手段之一。
- 道恩于1918年为其接景画技术申请了专利,并起诉一些导演侵犯了他的专利,但最终败诉,因为接景画和多重曝光技术自电影行业诞生之后便一直被使用。
- Dawn N. Cinematographic-picture composition: US1269061 [P]. 1918-06-11.
- 其技术原理后来与“动态遮罩”和“数字接景”技术融合,至今仍被行业采用。

(20世纪初)

(LaNature,1908)

1908:
- 科尔(Émile Cohl)创作的电影动画短片《幻想曲》( Fantasmagorie,1908)
- 经常被介绍为首部“全动画”短片,
- 主要使用逐帧手绘动画技术,部分镜头可能使用了剪切动画,或转描之类的其他方法,真人实拍被用于片头。
- 科尔通过夸张的造型、动作、变形、转场和空间扭曲等效果展示了手绘动画的魅力,也是变形动画的创始人之一。
- 科尔为每一帧序列图在胶片上连续拍摄了2帧,后在动画术语中称为“一拍二”。
- 但该术语是基于24帧/秒而言的,而早期的无声电影拍摄的帧速率在16-26之间,放映通常使用比拍摄时高2至3倍的速率。
- 到1920年代末,电影公司更新有声电影设备,24帧/秒才逐渐成为35毫米胶片的标准。基于每秒24帧的“一拍二”和“一拍三”在此后的100多年中一直被大多数商业动画采用,而“一拍一”一般用于院线级电影动画或动画短片。
- 随着电视和数字视频的发展,现代数字动画的常用速率已不限于24帧/秒,因此一拍几这种说法已很少被使用。
- 科尔同年制作的电影短片《魔法圈》(The Magic Hoop,1908)
- 还带来了已知最早的折纸动画片段。
- 他后来还制作了200多部动画短片,放弃了完全使用“手绘”这种耗时费力的制作方法,而更倾向把各种不同的动画和电影技术混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成为“用动画技术做电影”和“用电影技术做动画”的典型代表。
- 科尔被誉为“卡通动画之父”,并以诸多创新闻名,其电影动画在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地都有上映,但幸存至今的却寥寥无几。
- 科尔最后的故事,和此前两位法国动画先驱,雷诺和梅里爱惊人相似,1920年代,法国动画行业衰落,科尔的职业生涯也随之结束,他离世之时身无分文,被人遗忘,更巧合的是,科尔离世后的几个小时,梅里爱也永远离开了我们。


- 爱迪生制作公司出品的《雕塑家的威尔士兔子梦》(A Sculptor’s Welsh Rabbit Dream,1908),华莱士·麦卡琴(Wallace McCutcheon)执导的《雕塑家的噩梦》(The Sculptor’s Nightmare,1908)和塞冈多·乔蒙(Segundo de Chomón)执导的《现代雕塑家》(Sculpteur moderne,1908)
- 一起成为最早的粘土动画案例。
- 此前《面包店里的乐趣》虽涉及粘土变形场景,但并未体现拟生的意识。


- 10月:塞冈多·乔蒙(Segundo de Chomón)执导的《电动旅馆》(El hotel eléctrico,1908)与巴黎上映,
- 经常被介绍为首部使用“真人定格动画”(pixilation)技术的电影短片,把真人演员作为一种定格动画的“材料”使用。
- 事实上,真人定格动画在“前电影”时代早已出现,当时主要是为了模拟真实运动,而后来的真人定格动画主要致力于表现不正常的、跳帧的、快速或慢速的卡顿动作,“以真实表现虚幻,以真人扮演木偶”。
- 术语 pixilation 是后来加拿大动画师格兰特·蒙罗(Grant Munro)在1950年代创造的。
- 该片也大量使用到 实物定格动画(Object Animation)技术。
- 库伯(Arthur Melbourne Cooper)执导的《玩具国之梦》(Dreams of Toyland,1908)
- 是现存首部由众多木偶(包括真实的玩具)和道具在同一镜头中同时表演的定格木偶动画,
- 这对于当时的技术来说是相当困难的挑战。


- 道利(J. Searle Dawley)执导的电影短片《从鹰巢中救出》(Rescued From an Eagle’s Nest,1908)
- 理查德·墨菲(Richard Murphy)为该片制作了第一只用于拍摄电影的机械动画偶。
- 尽管其可动性十分简陋,但机械动画偶技术持续发展,在数字角色动画技术真正成熟之前,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5月:厄本正式推出乔治·史密斯(George A. Smith)发明的2色加法旋转滤镜的色彩电影技术“肯尼马色彩”(Kinemacolor)。
- 由于不能呈现蓝到紫的色调,而白色也会泛黄,因此需要在投影光源上加装紫蓝色滤光片,并根据投影灯的色温调整绿色滤光片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实际操作者的个人颜色平衡判断能力会影响效果,而当拍摄对象快速移动时,重影问题依然明显。
- 1908年5月1日首次展示,1909年2月26日开始公开放映,约1915年被逐渐被市场放弃。
- 12月:乔治·史密斯(George Albert Smith)执导的《参观海滨》(A Visit to the Seaside,1908)
- 通常被认为是首部使用“肯尼马色彩”色彩技术并公开发布的电影短片。


- 迪克森和其公司买下了莱瑟姆环的专利,并用它打败了爱迪生的垄断。
- 讽刺的是,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之后,迪克森和其生物图像公司加入了爱迪生新成立的“运动图像专利公司”(Motion Picture Patents Company),也称“爱迪生信托”,成员包括:
- 爱迪生制造公司(Edison Manufacturing Company),爱迪生于1894年创建;
- 生物图像公司(Biograph Company),迪克森与哈里·马文(Harry Marvin)于1895年创立;
- 维塔图像工作室(Vitagraph Company of America);阿尔伯特·史密斯(Albert E. Smith)与詹姆斯·斯图尔特·布莱克顿(J. Stuart Blackton)于1897年创立;
- 卢宾制造公司(Lubin Manufacturing Company),西格蒙德·卢宾(Siegmund Lubin)于1902年成立,1916年结业;
- 埃萨奈工作室(Essanay Studios),乔治·K·斯波尔(George K. Spoor)与吉尔伯特·M·安德森(Gilbert M. Anderson)1907年于美国芝加哥创立,1918年停止发行电影;
- 塞利格多视镜公司(Selig Polyscope Company),威廉·N·塞尔立(William N. Selig)1896年于美国芝加哥创立,1918年结束电影制作;
- 卡莱姆公司(Kalem Company),乔治·K·斯波尔(George K. Spoor)与埃德温·S·波特(Edwin S. Porter)于1907年创立;
- 百代(Pathé Frères)美国分支机构,查尔斯·百代(Charles Pathé)与兄弟1896年在法国创立;
- 星空电影(Star Film)美国分支机构,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1896年在法国创立;
- MPPC尝试通过专利规范以实行更有效的垄断(当时宣称为保护),但最终事与愿违,并引起了其他同行,甚至自身成员的强烈反感,黯然退场。
- 讽刺的是,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之后,迪克森和其生物图像公司加入了爱迪生新成立的“运动图像专利公司”(Motion Picture Patents Company),也称“爱迪生信托”,成员包括:
1909:
- 查尔斯·阿姆斯特朗(Charles Armstrong)制作的《运动的老鼠》( The Sporting Mice,1909),
- 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剪影动画”,但原片已遗失。
- 他次年推出的《小丑和他的驴子》(The Clown and His Donkey,1910)
- 成为现存最古老的剪影动画。
- 科尔(Émile Cohl)的短片《变形》(Transfigurations,1909),
- 实现了逐帧手绘、剪切纸偶和木偶模型之间来回转换的变形动画。
- 基多·泽贝尔(Guido Seeber)执导的德国首部动画短片《新年快乐1910》(Prost Neujahr 1910,1909)上映,但原片已遗失。
- 玛丽·格林沃特(Mary H.-Greenewalt)声称自己在1909-1912年间为其色彩管风琴“萨拉比”(Sarabet)制作了现存最早的“手绘抽象电影动画”。
- 定格动画先驱拉迪斯洛夫·斯塔雷维奇(Владисла́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таре́вич)开始使用昆虫拍摄定格木偶动画,但早期的动画已遗失。
- 发明家和电影大亨奥斯卡·梅斯特(Oskar Messter)推出一种类似19世纪中“佩珀幻象”的立体电影投影表演“阿拉巴斯特拉”(Alabastra),
- 电影图像通过舞台前的玻璃“合成”到舞台上,与演员互动以表现一些奇幻特效。
- 类似的剧院在欧美地区短暂流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陆续退场。
- Loew, K. (2013). Tangible Specters: 3-D Cinema in the 1910s. Film Criticism, 37/38(3/1), 87–116.



总之,所谓电影动画的诞生,只是动画的再一次媒介拓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