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CG:动画长片《美女与野兽》
- 导演:加里·特洛斯达勒和柯克·维斯;制作公司:迪士尼。
- 其著名场面“华尔兹之舞”展示了2D手绘角色与3D数字场景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在传统动画中难以实现的环绕镜头。
- 数字动画师根据美术设计制作3D场景,设置3D镜头运动,渲染草图,传统动画师根据草图绘制角色动画,最后通过“CAPS”系统合成。
- CAPS当时并不包括3D软件,通过借助外部软件“Alias”和“RenderMan”完成建模和渲染后再逐帧导入。
| 传统:丹尼尔·格瑞弗斯执导的动画短片《操纵》
- 描述了一个可怜的卡通小人角色如何被真人动画师以各种动画技术“操纵”,
- 涉及传统手绘、剪切动画、提线木偶、立体纸偶和真人实拍等多种动画技术的综合使用,在2D和3D空间中流畅互动。
| 传统:岡本忠成带来他最后一部动画短片《订单多的餐厅》(注文の多い料理店,1991),
- 把铜板雕刻画的风格带进了动画。
| 传统+CG视效:电影长片《终结者2》(Terminator 2,1991)
- 导演:卡梅隆;制作公司:Lightstorm Entertainment(美国)、Pacific Western、法国第 4 电视台(法国)、Carolco Pictures Inc.;发行公司:Flashstar Home Vídeo、TriStar Pictures(美国)、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发行公司、Columbia TriStar Films(法国)等。
-
首部使用3D数字角色扮演主角的电影长片,
- 涉及先进的照片真实感渲染、液态金属动画和逼真人类运动。
- 由于当时的数字动画技术仍然昂贵,它仅被用于必要的地方,合共不足5分钟的视觉效果,制作费超500万美元,数十位计算机工程师、数字动画师和艺术家参与了制作。
- 工业光魔开发了一个内部工具“变粘”(Make Sticky)制作3D模型的纹理映射,
- 运动捕捉仍通过直接在演员身上绘画网格标记对位。
- 斯坦利·温斯顿负责特化、可动偶、假肢等实体特化道具。
-
这部电影成功让公众认识到数字动画在电影制作方面的功能和魅力🎊。
| 传统+CG视效:电影长片《铁钩》(hook,1991)
-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制作公司:Amblin Entertainment,TriStar Pictures;发行:TriStar Pictures、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España。
- 工业光魔创造了投影在简单几何模型上的3D接景画技术,
- 可以理解为接景画和多平面相机的升级版,由于映射图像的3D模型可更自由地移动和变形,能模拟更可信的伪3D效果,类似技术至今仍经常被使用。
| CG视效:电影长片《烈火雄心》(Backdraft,1991)
- 导演:朗・霍华德(Ron Howard);制作公司:Trilogy Entertainment Group、Imagine Films Entertainment、Universal Pictures;发行:哥伦比亚三星、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阿根廷)、MCA 环球家庭娱乐等。
-
首部涉及照片真实感数字火焰动画的电影长片,
- 但该片也被专业人士指不符合真实火灾现场环境,数字图像技术在真实感模拟和美学之间需要处理的课题还有很多。
🎮 虚拟图像制作开发的街机游戏《时间旅者》
-
首款使用全息投影的全动态视频游戏,
- 视频内容由真人演员在绿幕前拍摄,再由后期公司添加数字动画,使用电通的投影技术,利用舞台下方的球形凹面镜和阴极射线管电视机,在一个平坦、黑暗的微型舞台上呈现一种全息的效果。
🎮 动视公司开发的《猎人》
-
首款真正的3D开放世界视频游戏,但只使用了十分简单的多边形模型。
🎮 任天堂开发的《马里奥和我》
- 第一次通过色键抠像把真人玩家实时合成进游戏动画,
- 但它没有正式发行,只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任天堂展位上演示过。
🖥️ 日本广播公司开发了第一个“虚拟演播室”系统,
- 用于他们次年开播的科学专题节目《纳米空间》。
- 其关键技术是真实摄像机和虚拟摄像机的实时运动匹配,把实时抠像的真人演员和数字动画实时合成,
- 这类技术后来在影视制作、舞台表演、交互游戏中不断发展,衍生出多种变体。
| CGI 🔬 保罗·德贝韦克开始研究基于图像建模和渲染技术
- 从系列照片中导出一辆带贴图的轿车3D模型,
- 后来在班夫国家森林的虚拟探索项目,和鲁昂大教堂莫奈相关系列绘画的互动可视化项目中进一步实验。
- 德贝韦克将在相关领域持续研究,并在21世纪初攻克数字人类的最后一块拼图,这位被誉为“天才”的研究员至今仍在为CGI研究作出贡献。
| CGI 🔬 出渕亮一郎使用其开发的“毛发渲染器”制作了已知第一个CG毛发实验动画《火兽》,
- 该毛发渲染器是数字微分分析仪的应用。
| CGI 🔬 太平洋数据图像(Pacific Data Images)萨德斯·拜尔等开发了一种基于特征的图像变形动画技术,
- 代表作包括约翰·兰迪斯执导的著名的音乐视频《是黑是白》(1991),和一个从汽车变形到老虎的汽车广告。
- Beier T, Neely S. 基于特征的图像变形[C]// SIGGRAPH’92:第19届计算机图形和交互技术年会会议录.伦敦:计算机协会. 1992: 35-42.
| CGI 📚 迈克尔·鲁宾撰写的《非线性:数字电影和视频编辑指南》推广了“非线性编辑”这个术语。
- Rubin M. 非线性:数字电影和视频编辑指南[M]. 盖恩斯维尔, 美国:三人组出版公司. 1991.
硬件开发:
显卡
86C911
-
S3图形(S3 Graphics )推出第一款2D图形加速器“S3 86C911”
- 发布日:1991-06-10;显卡类型:VGA
-
这标志着2D图形硬件加速时代的开始 🎊。
硬件开发:
家用游戏机
Neo Geo AES
- 日本SNK公司推出4世代家用游戏机“Neo Geo AES”,
- 在同期家用游戏机中性能较强,但也价格偏高,至1997年停产。
硬件开发:
锂离子电池
-
索尼和旭化成推出首款商用锂离子电池,这将彻底改变移动电子设备的历史。
编程语言:
Python
- 圭多·罗苏姆发布其自1980年代后期便开始研发的编程语言“Python”,
- 作为一种通用、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因其简洁和跨系统特性,如今已被大多主流动画软件和游戏引擎软件采用,成为数字动画技术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编程语言。
软件开发:
TVPaint Animation
- 电视绘发展部开发的2D动画软件,提供较完善的逐帧动画制作功能,
- 2018年获🏆安妮奖中的伊沃克斯奖,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被行业和个人动画制作者广泛采用。
系统开发:
操作系统
Linux
- 林纳斯·托瓦兹开发并发布了自由免费开源操作系统,
- 很多计算机影像工作室的专有软件、超级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智能移动设备等都基于系统。
软件开发:
互动音乐系统
iMUSE
- 最初由迈克尔·兰德和彼得·麦康奈尔开发,1991年被添加到疯狂大楼专用程序脚本创建开发工具游戏引擎中,可将音乐与视频游戏中的视觉动画同步。
- 卢卡斯艺术开发的《猴岛小英雄2》是首款使用该系统的游戏
软件开发:
动画软件
Pegs
- 佩格斯公司开发的2D动画软件,曾被行业广泛采用,
- 2006年特必动画公司将其收购后停止更新和销售。
软件开发:
动画软件
Annie
- 地铁光公司2D动画部门研发的2D动画软件,
- 类似迪士尼的CAPS系统的,但可在个人电脑运行,
- 1994年被游戏开发公司“第七层”收购。
软件开发:
伊里斯探测器
- 硅图公司开发的科学可视化软件,提供可视化编程环境,
- 用于3D数据可视化、动画和操控,与硅图公司的工作站免费捆绑。
软件开发:
开放DX
- 硅图公司开发的科学可视化软件,提供可视化编程环境,
- 用于3D数据可视化、动画和操控,与硅图公司的工作站免费捆绑。
软件开发:
视频编辑
Premiere
- 简称“PR”,奥多比发布,提供视频编辑、视觉效果制作和调色等功能,
- 简单易操作,支持第三方插件,被行业广泛采用,
- 至今仍是奥多比创意云的一分子。
软件开发:
合成器
- 波前公司开发的2D、3D合成和影视特效制作软件。
软件开发:
软图DS
- 软图发布,是一款硬件+软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 包括非线性编辑系统和视觉效果制作等功能,
- 被爱维德收购后更名为“爱维德DS”,持续更新至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