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10年代中,

  • 多数高端智能手机的分辨率都已经达到2560×1440象数,为手机游戏提供了更好的图像显示基础,尽管硬件性能还不能和主机电脑或家用游戏机相比,但手游时代的未来已十分明朗。
  •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等术语开始成为流行词,在电子游戏、视觉效果、艺术展、科普、教育、医疗等领域均有发展。它是否会成为一种主流的娱乐形式,还需要时间去考证。目前VR的设备依然过于笨重,基于智能手机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游戏也显然需要在人身安全和游戏性之间取舍,市场需要等待新型的、轻量的、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新一代数码设备登场。

2015年

🎞 CG特效:电影长片《速度与激情7》

  • 导演:温子仁
  • 再次遇到主要演员(保罗·沃克)意外离世事件,为了让该系列在失去沃克的情况下继续,需要借用数字替身过渡剧情。
    • 维塔数码负责这一工作,依然使用真人替身+3D数字换头技术
    • 电影中沃克出现的镜头约350个,约260个使用了沃克数字替身,使用程度比以往任何一部电影都要高,另外的镜头从以前沃克所拍摄的素材中借用。

🎞 CG特效:电影长片《终结者:创世纪》(Terminator Genisys,2015)

  • 导演:艾伦·泰勒(Alan Taylor)
  • 运动图像制作了演员施瓦辛格数字替身,以展示他30年前的外貌,其数字皮肤质感动画表现均比《终结者2018》施瓦辛格的数字替身先进很多。
    • 皮肤渲染使用了皮克斯渲染器“RenderMan”新开发光线追踪工具“RIS”
    • 施瓦辛格亲自提供了运动捕捉数据,使用“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
    • 头发通过13种不同的毛发系统模拟。
  • 片中公交车翻转的场景,制作团队确实翻转了一台真实的公交车,但它的CG的公交车替身也被使用,由双重否定视觉特效工作室制作。

🎞 CG+传统特效:电影长片《侏罗纪世界》

  • 导演:科林·特雷沃罗
  • 尽管数字动画技术已可近乎完美地制作数字恐龙动画,但该片依然同时使用数字恐龙机械恐龙动画偶

🎞 混合电影长片《像素大战》(Pixels,2015)

  • 导演:克里斯·哥伦布(Chris Columbus)
  • 把8位游戏机时代低像素风格改造成低体素风格,虽不是第一部这样做的作品,但它更广为人知。
    • 该片根据 Patrick Jean 执导的同名短片( Pixels,2010)改编,原片便已使用低体素风格。
  • 除了使用3D动画技术表现二次元世界,该片“真实世界”的部分场景也是由3D数字技术伪装的。
Terminator Genisys 剧照
© 2015 Paramount Pictures
Pixels 剧照
© 2015 Sony Pictures

随着数字动画技术的进步,动画在拟真和拟绘之间,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 CG动画长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 导演:田晓鹏;制作公司:十月文化,高路动画,横店影视;发行:横店影视、微影时代、天空之城影业等联合发行;首映时间:2015 -0 7 – 10。
  • 成为中国电影票房黑马,极大地激励了中国3D数字动画长片乃至整体动画行业的发展。

  • 制作历时8年,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找到了中式古典美学现代3D动画技术的平衡
  • 如果你关注该片的相关采访,“技术问题”“保质不保时”“死磕”“拮据”是最常出现的关键词。
  • 没有使用运动捕捉技术,而是依赖真人演员表演参考,由动画师手工K帧制作。
    •  手工K帧确实更合适为非人类角色动作表演加入艺术表达,但这不仅是一个艺术的选择,也是因为预算不足。
    • 央视网新闻.《大圣归来》制作过程揭秘 历时八年多次面临难产. [EB/OL]. (2015) [2022-6-30]. http://news.cntv.cn/2015/08/25/ARTI1440469743771451.shtml
  • 山间追逐戏的制作挑战:
    • 长镜头设计:采用 1 分 40 秒的连贯长镜头,结合大面积且高速的场景切换(如从悬崖坠落至山洞)和角色走位,营造出强烈的临场感。
    • 技术挑战:该镜头涉及 12 个场景模型的无缝衔接和 8 个角色的实时互动。
    • 因制作难度极高导致多位动画师离职 👻,但最终成为国产动画技术突破的标志性片段🎗️。
  • 制作团队采用了分级镜头制作体系
    • A 级镜头:集中在剧情高潮,精品制作,单个镜头迭代次数可达 30 次以上。
    • B 级镜头:常规特效镜头,采用标准化流程制作。
    • C 级镜头:以静态场景为主,通过复用模型和简化渲染节省成本。
  • 立体效果优化:
    • 景深控制:针对 3D 观影舒适度问题,团队将立体参数从行业常规的 15% 压缩至 8%,减少眼球对焦疲劳。
    • 色彩校正:对暗场场景采用局部亮度提升算法,避免因 3D 眼镜透光率降低导致的画面过暗(如混沌巢穴的光影层次)
    • 其 3D 调校方案被《动画世界网络》(Animation World Network)列为 2015 年全球动画技术创新案例之一。
  • 该片获 🏆 2016 年亚洲动画大奖 “最佳技术创新奖”;🎗️安妮奖 “最佳动画效果奖”提名(提名作品为白龙在云海中飞行的镜头),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动画电影
  • 有趣的是,在行业事实上紧缺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端动画技术人才的同时,却依然有不少声音声称中国动画不缺技术,缺“创意” 🤹。
  • 获益于“大圣”的激励,我们看到了更多投身于数字动画技术研发的中国团队和个人,尽管这是一条漫长的征途。
《大圣归来》PV截图
© 2015 十月文化

🎞 CG+定格动画长片《失常》

  • 导演:查理·考夫曼和杜克·约翰逊
  • 使用超逼真定格动画偶拍摄,

  • 依然通过3D打印技术木偶的表情造型可藉由3D数字技术预视,
  •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使用3D数字动画技术模拟定格动画这还是一个艺术的问题 🤹

🎞 CG动画长片《比拉传奇》(Bilal: A New Breed of Hero,2015)

  • 导演:克赫勒姆·阿拉维(Khurram H· Alavi)和艾曼·贾马尔(Ayman Jamal)
  • 首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制作的3D数字动画长片

  • 整体视觉介乎于照片真实感与卡通之间,该片的模型、动作、视效、渲染质量等无一不显示着高成本制作的标签,虽然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影响了它的票房,但动画在不同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
《失常》动画剧照
© 2015
《比拉传奇》动画剧照
© 2015 Barajoun Entertainment

🎞 实时渲染CG动画短片《男孩和他的风筝》(A Boy and His Kite,2015)

  • 制作公司:Epic Games
  • Epic Games为演示其虚幻引擎 4用于制作专业影视动画片的可能性而制作的短片。
  • 包括大型复杂的自然场景、全动态的直接和间接照、高质量景深运动模糊等功能,并向所有对引擎动画有兴趣的学习者提供免费授权
A Boy and His Kite 动画剧照
© 2015 Epic Games
A Boy and His Kite 动画剧照
© 2015 Epic Games

🎮🎞 VR交互动画《亨利》

  • 导演:拉米罗·达乌
  • 首批虚拟现实交互动画之一

  • 使用 虚幻引擎 4 制作的,它包括一种有趣的“可发现物”交互功能,当观众看向特定地方,会激发一些小事件。

🎮🎞“工业光魔实验室”作为卢卡斯影业沉浸式娱乐工作室首次亮相 ​🎉​。

  • 标志着顶级视觉特效制作公司开启了基于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进行交互式叙事的新旅程

🎮 经典IP“古墓丽影”的手机游戏《劳拉冒险之旅》

  • 开发: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蒙特利尔工作室
  • 直观地对比了两代低多边形3D游戏的视觉差异
  • 该系列的主角“罗拉”“马里奥”一样,见证了几十年来视频游戏动画质量的迭代

🔬 马克·萨加尔(Mark Sagar)介绍了更先进的照片真实感实时数字人脸模拟系统“奥克兰面部模拟器”,其效果已经十分接近真人实拍。

  • 该模拟器已被开发用于创建真实、自主交互、高度表达的人类面孔,适用于从感知心理学研究到新型人机界面技术的应用。这些面部模型可以代表全部的面部肌肉动作,并且可以被精确控制以允许创建新颖的静态和动态刺激,用于感知实验;还可以由认知架构在交互式集成系统中驱动,以创建合成肌肉激活。或者它们可以由运动捕捉或动画控制或任何组合驱动,以实现高度的逼真度和实时全范围表情。
  • Mark Sagar. 2018. Auckland face simulator. In ACM SIGGRAPH 2015 Computer Animation Festival (SIGGRAPH ’15).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183. https://doi.org/10.1145/2790329.2790331

🔬 长野古希(Koki Nagano)发表论文《皮肤拉伸动力学与动态微几何模拟》,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的皮肤微几何动态模拟框架

  • 通过整合高精度皮肤表面扫描数据与力学驱动的形变算法,实现了面部表情中皮肤拉伸、褶皱与微观纹理变化的实时高保真渲染,显著提升了虚拟角色皮肤的动态真实感,使数字人类在超特写镜头下依然高度逼真。
  • Koki Nagano. 2015. Skin stretch: simulating dynamic skin microgeometry. In ACM SIGGRAPH 2015 Computer Animation Festival (SIGGRAPH ’15).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133. https://doi.org/10.1145/2745234.2745256

🔬 迪士尼动画工作室费利克斯·克洛塞、王奥利弗、让-查尔斯·巴赞等发表论文《基于采样的场景空间视频处理》,提出一种基于采样的场景空间视频处理框架。

  • 通过利用视频中场景点的多帧可见性冗余信息,在无需精确3D场景表示的前提下,实现了对深度估计误差与相机位姿偏差的鲁棒处理,支持去噪、超分辨率等应用,并在GPU上高效运行。
  • 已知第一种从视频中抹去运动物体的技术。

  • Felix Klose, Oliver Wang, Jean-Charles Bazin, Marcus Magnor, and Alexander Sorkine-Hornung. 2015. Sampling based scene-space video processing. ACM Trans. Graph. 34, 4, Article 67 (August 2015), 11 pages. https://doi.org/10.1145/2766920

🌐 大卫·奥雷利(David OReilly)在网络上发布了几张所谓的“超真实计算机生成图像作品”,极高的照片真实感引起了大量讨论。

  • 这些图片其实都是真实拍摄的照片,奥雷利藉此嘲讽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研发中不断追求模拟真实的努力,以及对风格化3D技术的忽视。
  • 然而,某些传统媒体人可能不了解,对于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来说,照片真实感模拟风格化模拟本是同根生,花开各不同,仅此而已。
David OReilly发布的其中一张照片
© 2015 David OReilly
软/硬件开发:

SteamVR
Vive

  • 宏达电维尔福合作开发了“SteamVR”系统VR设备“Vive”
  • SteamVR
    • 提供一个房间型的虚拟现实体验空间,标志着基于传感器跟踪的商业化起步,允许用户在定义的空间内自由移动。
  • Vive
    • 宏达电发布,其头戴式显示器使用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屏,双眼合并分辨率高达2160×1200像素,并且可以兼容大部分近视眼镜
    • 追踪定位系统基于维尔福公司的专利技术“灯塔”,通过激光和光敏传感器捕捉显示屏和手持控制器的位置,这是同期另外两款主流VR设备所没有的。
硬件开发:

Xperia Z5 Premium

  • 索尼发布首台4K分辨率智能手机
  • 但实际上只有图像和视频可以在该分辨率下渲染,其他应用仍使用1080P分辨率。
软件开发:

Harmony

  • Toon Boom发布新一代2D动画软件
  • 提供多种二维数字动画功能(运动图形、剪切木偶、逐帧手绘等)和传统手绘动画制作流程所需功能(扫描、合成、2D/3D集成等)。
  • “Harmony service”为使用该软件的团队提供集中数据库管理功能,协调多部门之间的生产控制。
软件开发:

Storyboard Pro

  • Toon Boom发布了故事板软件,包括绘画、摄像头、音频、时间线、3D集成等工具。
软件开发:

Character Animator

  • Adobe 推出通过实时运动捕捉控制2D动画偶动画软件
  • 2020年新增语音感知唇型同步
软件开发:

Creature 2D

  • 红隼月亮工作室开发了2D动画辅助软件
  • 基于生物运动向导骨骼系统,为2D图像生成流畅自然的次级运动
软件开发:

Akeytsu

  • 法国纽基加拉公司发布了专注3D角色绑定和动画制作的软件
  • 以“艺术家为艺术家设计的软件”为宣传口号,兼容主流3D动画软件游戏引擎
软件开发:

Character Creator

  • 甲尚科技开发了3D动画角色创建软件
  • 可创建照片真实感人类角色各种卡通角色,包括模型、贴图动画
软件开发:

A-框架

  • 迭戈·马科斯等开发了用于构建VR体验的开源网站框架
  • 开发者可以在其中使用HTML创建3D和网络虚拟现实场景,同时整合了“Unity引擎”等流行的游戏开发模式。
软件开发:

PICO-8

  • 莱克萨洛夫游戏公司开发了游戏引擎和虚拟机
  • 模仿1980年代8位系统有限的图形和声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