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
| 由于早期的赛璐璐还无法制作成薄片,在赛璐璐胶卷诞生之前,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曾带来过一种纸质底片卷。
- 以“摄影薄膜”为名为申请了两项美国专利,开始生产明胶涂覆的纸质底片卷。
- Eastman G, Walker W. 摄影薄膜: 美国专利306470[P]. 1884-10-14.
- Eastman G. 摄影薄膜: 美国专利306594[P]. 1884-10-14.
- 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和胶卷公司”(Eastman Dry Plate and Film Company)。
- 其早期产品的成像效果无法与玻璃底片相比,但敏锐的电影实验先驱随即开始探索这种新材料的可能性,开发适合柔性底片卷的摄影和投影设备。
- 这意味着一系列不起眼的小轮子、转轴、进给机制等精密机械技术的研发,它们需要很多时间。
- 而纸质底片卷的脆弱也限制了一些更好的想法。
- 因此,电影设备的研发无法一蹴而就,基于光学动画玩具的摄影机和投影机在接下来的10多年里依然占领市场。
纸质底片卷作为第一代柔性底片卷,它的诞生为很多发明家带来了新的思路,但它的存在既短暂,亦常被忽略。
| 查尔斯·W·斯蒂夫(Charles W. Stiff)和纳撒尼尔·C·鲍斯利(Nathaniel C. Bousley)获得了一种通过机械快门与机械钟表定时装置联动的机械定时自动快门专利。
- Stiff C, Bousley N. PHOTOGRAPHIC CAMERA: US299,289. 1884-5-27
- 替代传统手动计时快门操作。
| 威廉姆·休斯(Hughes W)申请了一种适用于任何普通投影机的、带快门的机械幻灯片专利。
- 但这种硬框架平行移动的结构,注定无法突破帧数限制,机械快门幻灯片很快便要失去市场了。
- Hughes W. 一种改进的幻灯快速换图框: 英国专利13372[P]. 1884-10-9.
- Hopwood H.V. (1899). Living Pictures. London: Optician & Photographic Trades Review, 20.
| 安舒茨使用计时摄影机拍摄的马匹、飞鸟等动物的序列照片惊艳柏林。
- 他的计时摄影机结合了高速快门和电子定时释放,最初是他自己设计的12台相机,后来是24台,由法国仪器制造商施耐德电机建造。
1885:
| 伊士曼干版公司的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 和 威廉·沃克(William H. Walker)获得了摄影胶卷滚筒架(Roller-holder for photograph)专利。
- W. H. WALKER & G. EASTMAN. Roller-holder for photograph: US317049[P]. 1885-05-05.
- 以支持柔性底片进入相机,但这距离电影标准的摄影机还有很远的道路。
| 约翰·比奇(John K. Beach)获得了一项高速快门控制专利,
- 提供一种通过弹簧触发高速旋转快门实现的高速可控曝光的快门系统。
- J. K. BEACH. Photographic apparatus: US319669[P]. 1885-06-09.
- 通过优化枢轴结构与卡扣机制,解决了传统快门在速度、稳定性和适配性上的不足,
- 成为早期高速摄影技术的关键突破之一,其模块化设计理念对后续相机快门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 拉奇制作了一台由4个镜头轮流投影,模拟图像运动的幻灯机。
1886:
| 法国电影先驱路易斯·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放弃了他已获得成功的全景图事业,全身心投入他再现生命的新想法中。
- 他建造了一台有16个镜头,同时兼具计时摄影和动画投影功能的设备,并向华盛顿专利局提交了专利申请。该设备由2组各8个镜头组成,当第一组镜头连续释放拍摄时,另一组镜头的底片可进行替换;使用柔性底片,每一张底片在曝光期间会被一个凸轮驱动的框架夹紧;镜头之间的曝光时间有重叠,即关闭上一个镜头之前释放下一个镜头。
- 其专利图纸幸存至今,但设备原型和所摄照片仅幸存一小部分。
-
由于这是第一台摄影+投影功能的设备,这导致普林斯的专利申请遇到在分类上的麻烦。
- 值得注意的是,该专利名称中也包含“动画图像”(animated pictures),这是因为早期电影和动画术语混用造成的,其意思应该是指有生命力的图像。
- Prince L.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nimated pictures of natural scenery and life: US376247[P]. 1888-1-10.
- Science Museum Group. Sixteen lens cine camera by Louis Le Prince. 1931-3 Science Museum Group Collection Online.
- Accessed 4 July 2025. https://collection.sciencemuseumgroup.org.uk/objects/co18633/sixteen-lens-cine-camera-by-louis-le-prince.
普林斯的16镜头摄影/投影机专利图
普林斯的16镜头摄影/投影机专利图
普林斯的16镜头摄影/投影机
(Science Museum Group)
勒普林斯摄于1887的序列照片
1887:
| 汉尼拔·古德温(Hannibal Goodwin)申请了一项涉及赛璐璐摄影胶片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
- 但由于他并非来自化学专业背景,其申请内容有些含糊不清,该专利直到1898年才获批。
- 在此期间,伊斯曼(Eastman)已经开始使用他自己的工艺生产赛璐璐胶卷。
- 由此引发的专利诉讼最终在1914年以伊士曼败诉告终,但古德温已于1900年因意外离世。他的专利卖给了Ansco ,后者因此获得了伊士曼五百万美元的巨额赔款。
- 纽瓦克国际电影节(Newar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将他们的主要奖项之一命名为汉尼拔·古德温电影制作创新奖(Hannibal Goodwin Award for Innovation in Filmmaking)。
- Goodwin H. Photographic pellicle and process of producing same: US610861[P]. 1898-9-13.
| 艾萨克·斯托达德(Isaac Stoddard)获得了一项胶卷暗盒专利,
- 包括摩擦卷绕装置,该专利转让给了伊士曼公司。
- Stoddard I. PHOTOGRAPHIC WEB HOLDER: US370216[P]. 1887-9-20.
| 获益于伊士曼的柔性底片,加拿大摄影师约翰·康农(John R. Connon)带来了首批能实现360°旋转的全景相机。
- 类似机制的全景摄影机陆续开发,便不逐一详述。
- Connon J. PHOTOGRAPHIO INSTRUMENT: US369165[P]. 1887-8-30.
| 意大利的W·贝内托(W. Bennetto)申请了一项色彩摄影专利“半双色分离彩色摄影系统”(semi-dialyte separation colour photography),成为后来“特艺色彩”(Technicolor)技术的基本原理。(单一信息来源,真实性尚需验证)
- Fisher D. 1887[EB/OL]. (2008-4-9)[2022-9-30] https://www.terramedia.co.uk/Chronomedia/years/1887.htm
- 爱德华·约翰(Wall, E. J. (Edward John),1860-1928)的《三色摄影的历史》(The history of three-color photography)中也提及J·W·贝内托(J. W. Bennetto)可能是最早的“半双色系统”(Semi-Dialyte Systems)发明者,详细描述到他设计的三底片半色分离摄影机的内部结构,以及制作正片的三色颜料专利,但专利标注为英国专利“E.P. 28,920, 1897” 。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尚需验证。
- Wall, E. J. (Edward John). (1925). The history of three-color photography[M]. Boston : American Photographic Publishing Company: 158.
| 弗莱斯-格林(William F. Greene)致力于将留声机与他正在研发的投影仪同步,
- 虽然未能实现,但他指出的“声音和视觉的同步,肯定只是一个机械改进的问题”的观点是正确的。
- Allister, Ray.(1948).Friese-Greene: Close-Up of an Inventor. London: Marsland Publications, 53.
| 安舒茨(Ottomar Anschütz)推出了他的“电动旋转视镜”(Electrotachyscope,Elektrischen Schnellseher)。
- 早期版本是一种由多块镜片组成的转盘,由摇柄转动,使用盖斯勒管间歇照明,可供一小群人共同观看。
- 后来陆续制作了一些不同版本,包括:
- 带窥视孔的小型版本;
- 滚筒变体“Tachyscope”,也称“Schnellseher”,带有5个小屏幕,同时展示五组移动图像。(1890);
- 投币式街机,赛璐珞胶片图像环绕圆盘排列(1892);
- 使用两个转盘的投影版,每个转盘上有12张图,交替投影(1894);
- 大屏幕投影等。
- 安舒茨的设备十分受欢迎,在欧美很多国家展出过,其运动照片质量普遍被认为比迈布里奇和马雷的更好。
- 但他对当时新发明的柔性底片没有兴趣,认为成像质量没有玻璃盘好,因此他的设备也一直难以在帧数上取得突破。
安舒茨电动旋转视镜1887早前版本
(Scientific American,1889)
安舒茨电动旋转视镜投币式街机版本(c1892)
安舒茨电动旋转视镜投影版(1894)
安舒茨的Tachyscope
|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发明了交流感应电动机
- 这一发明彻底改变了电力传输和工业应用的格局,但早期电影设备(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主要依赖直流电动机。直到 20 世纪初,随着电力基础设施的完善,交流电才逐步进入电影行业。
1888:
| 摄影先驱、摄影器材商约翰·卡布特(John Carbutt)生产了第一批赛璐璐干版底片。
- 他向费城摄影学会和富兰克林研究所介绍了自己的产品,厚度仅0.01英寸的赛璐璐薄片,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玻璃替代品。
| 伊士曼发明的首款使用柔性底片卷的柯达相机上市,
- 装载可拍摄100张照片的底片卷,售价25美元。
- 其宣传口号“你按下按钮,剩下的事我们来做”,象征着摄影开始从专业摄影室走进大众市场。
- 同年,伊士曼着手研发用于运动摄影的赛璐璐胶卷。
| 普林斯在他的16镜头摄影和投影设备获得美国专利的同一天,在英国申请了一项几乎相同的专利。
- 英国专利(423),1888-01-10申,1888-11-16获。
- 普林斯被指在1888年的夏天已制作出单镜头电影摄影机。
-
Scott E. Kilburn.(1931). Career of L.A.A. Le Prince. A Technological History of Motion Pictures and Telivision. Berkeley and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6-83.
- 这台被称为“接收器”(Receiver)的设备,是在位于利兹的工作室制造的。设备前方有两个镜头,较低的是取景镜头,较高的是拍摄镜头。
- 于同年10月向英国专利局提交了一份设备改进的附录,提及到他的单镜头相机版本,但由于描述说明不够充分,亦未配图,导致他的单镜头摄影机没有受到该项专利保护;同年也在美国为其单镜头相机提交了专利申请,但被拒绝。
-
-
他拍摄的《朗德海花园场景》(Roundhay Garden Scene,1888)被认为是第一部电影。
- 该片以每秒12帧的速度拍摄,时长2.11秒。它是现存最古老的影片,也是第一部使用“菲林机”拍摄的移动影像,被 🏆 吉尼斯世界纪录所记录。这一系列是由普林斯在1888年10月用纸质底片摄影胶片和他的单镜头组合照相机投影仪拍摄的。根据普林斯的儿子阿道夫的说法,它是在英国利兹的约瑟夫和莎拉·惠特利的家中于1888年10月14日拍摄的。
-
Science Museum Group. Single-lens Cine Camera by Louis Le Prince. 1931-4 Science Museum Group Collection Online. Accessed 4 July 2025. https://collection.sciencemuseumgroup.org.uk/objects/co18634/single-lens-cine-camera-by-louis-le-prince.
-
但普林斯的故事在1890年戛然而止,只有两台相机以及一些幸存的图像证明着他曾经的努力。
Roundhay Garden Scene(Louis Le Prince,1888)
| 艾蒂安-朱尔·马雷向法国科学院展示了他使用纸质底片卷的新款计时摄影机。
- 当曝光时间为1/500秒时,以每秒20帧的速度拍摄,一次可拍摄40多张照片。
- 马雷开发摄影机的目的依然集中在对生物运动的研究上。
| 爱德华·波特获得了一种类似于早期电影放映机,搭载长卷图像带的幻灯机专利。
- 一卷包含标题、照片或其他图像的胶卷,通过溶解视图的幻灯机投射到屏幕上。
- Potter E. MAGIC LANTERN SLIDE: US390396A[P]. 1888-10-2.
| 被誉为“动画之父”的法国动画先驱埃米尔·雷诺(Émile Reynaud)为其动画投影机“光学剧院”(Théâtre Optique,Pantomimes lumineuse)申请了专利。
-
成为第一台使用“穿孔柔性长卷”的动画投影设备。
- 它依然采用两台幻灯机,分别投影场景和序列图,但序列图的图像传送方式比之前复杂,通过多个反射镜和透镜组合实现。
- 早期的序列图是雷诺直接在6×6厘米的明胶片上手绘的,然后固定在一条有包边的纸带上,一个15分钟的动画,其序列图带长度可达50米,每帧图像之间有一个穿孔,以便滚轮带动纸卷和定位,雷诺因此被认为是首位使用“穿孔”柔性长卷的人。
- 动画播放可实现“倒放”“循环”等效果,该设备还带有同步音效系统,由序列图带上的银标激活电磁触发蜂鸣器、小鼓或其他声学设备,现场还有音乐伴奏。
- 但由于背景和角色是在屏幕上合成的,当时的技术无法避免角色在画面上出现半穿透效果。
- 专利描述中提及图像带可以是无限长度或只在两张图片之间使用,可以是任何材料的,无论透明还是不透明的;序列图可以是手绘的,也可以是照片;中心鼓的镜子数量可能因型号不同而有所不同,滚轮驱动可手动或使用马达;既能投影到屏幕上,也能像以前的帕西诺镜那样,在中心鼓镜子上直接观看。
- 专利在1888年获得,但在1892年之前,它鲜为人知。
- Reynaud E. Théâtre optique: FR194482[P]. 1888-12-1提交.
- Brevet d’invention N° 194 482 (1888 – Le Théâtre optique). http://emilereynaud.fr/index.php/post/Brevet-d-invention-N-194-482-1888
| 托马斯·爱迪生向专利局提交了一份关于光学留声机的预先声明,描述它对眼睛的作用就像留声机对耳朵的作用一样,并称这项发明为“肯尼托视镜”(Kinetoscope)。
- 但相关实验基本上是由其助手,威廉·迪克森(William K. L. Dickson)在1889年6月之后进行的。
- 迪克森后来成为早期电影技术发明史上另一位重要人物。
- Kinetoscope 原意为运动观测仪器,国内也有翻译为活动电影放映机,但由于还有另外一台重要的早期电影机拥有相同词义,本站根据其发音翻译为“肯尼托视镜”,以避免混淆。